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马来西亚政治从过去一党独大走到今天多党竞争,可贺可喜。第15届全国大选参选政党多达36个,提名候选人多达945人,角逐222个国席,可谓空前,也创造了历史。
在人人都想在政治版图分一杯羹的大环境下,108位独立人士无畏政党政治的根深蒂固,也要来抢夺可能的“意外”,其中有者显然是对政治失望的反扑,当然也有试图乘乱寻找机会的企图,但政治的变与不变,给每个有心人创造机会来寻求自己的政治位置。
全国超过2000多万选民,包括600多万首投族,最终情归何处?60多年在国阵统治下,展现更多的是腐败政绩与种族治国,贪腐无孔不入,从高官到警队,国人彼此心照不宣。遗憾509选举,希盟22个月的执政却沦为短命政权,还看不到其改革的宏愿与执行力却半途夭折。
本届选民,可以无视过去,选择让60年无作为的国阵再度回到国家权力中心,然后等待前首相纳吉的“王者归来”,然后从一马丑闻牢狱之灾中再度“华丽转身”,以颠覆倡廉、正直、良善的普世价值。但此举将使国家继续败坏而难以自拔。
马来西亚的腐败,在世界廉洁国家排名总是垫底,这是国家衰败的根源。国际透明组织今年1月发布2021年贪污印象指数(CPI),大马贪污印象指数评分跌至2018年后的新低48分。2019年获53分,2020年获51分。在贪污印象指数得分中,大马也是2/3获得50分以下的国家之一。在东盟国家中,新加坡的表现最为出色,获85分和全球排名第4名。
当表面的经济成长无法“回馈”到人民最基本的生活品质及所得,都会是“虚”的。年青一代的大学毕业生,当他们发觉停滞不前的薪水使他们要满足基本生活中的“四子”(妻子、孩子、车子、房子)倍感困难时,他们的理想、美梦、抱负自然化为泡影。数据显示,2019年的56万名大马教育文凭考生当中,继续升学仅有17万人,其馀39万人(72.1%)选择投身职场。难道我们对此现象可以无动于衷么?
反对党期待的二次政党轮替,是政治改革的号角,只有政权更替,我们才可能看到“最根本”的国家改变。国阵首相人选,不论是巫统党主席阿末扎希,还是身为副主席的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基本都无法改变国阵一路来的“种族意识”及“贪腐文化”。这难道不是多年来国家前进的绊脚石?
期待安华
希盟首相人选是公正党主席安华,安华可以被期待,这是改变的起点。安华是不是“好首相”,当然需要执政来验收,但国阵失败的国家治理早已“有迹可循”,难道我们还要走回头路?
选举一直是民主改革、改变不可忽视的一环,选民可以每天发牢骚,可以对腐败恨之入骨,可以埋怨国家治理荒腔走板,但我们何须“坐以待毙”。统考承认问题,华团华教界人士抗争也奔走了、喊了40多年,四位最被人尊敬的华教斗士林连玉、林晃昇、沈慕羽、陆庭瑜等都已入土为安,但他们留下的遗憾却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空回荡。1990年沈慕羽曾说:在华人的平等与语文地位争取到之前,我将会做到最后一口气为止!此语令人动容。
在国阵眼底,华教最高领导机构──董总一直被标签为具有种族色彩的组织,因为捍卫华文教育的精神被解读为抵触国家马来文单一语言语文的政策,也被认定是对马来教育大计的严重挑衅。
微型华文小学是否关闭的争议不断,而形成华教界“一个都不能少”的共识,其根源于“看清”国阵政府的种族思维。政府不会因时因地来满足华社需求来给予兴建华小,以致于华社自然存在“关一间就永远少一间”的恐惧与忧虑。
统考争议未停,基本精神不是统考承认与否的问题,而是马来西亚国阵政府把此考试视为华教对国家教育的否定,质疑统考要在教育体制外自立门户,排斥国家追求的单一语文政策。
我们可以逆来顺受,可以被执政党大选临时划出的大饼,甚至天花乱坠的广告所迷惑而“感觉良好”,但不能改变的是国阵领导下的政权,华人权益节节败退。
国阵恶行
吉隆坡林连玉纪念馆内依然“炯炯有神”的林连玉雕像似乎在呼唤国家的“语文平等”与“种族平权”,而林连玉本身公民权平反却一再被挫败。
超过百万的18岁到21岁的选民,他们都是“单纯”的一群,他们需要在我们华教历史的轨迹中找回争取民族教育平等及民主的精神价值,而在过去国阵统治下的恶行,我们岂可轻易遗忘。
林连玉的“横挥铁腕批龙甲,怒奋空拳博虎头”,以及沈慕羽的“华教尚未平等,同道仍需努力”。在大选时,这些话语总在我们耳际回旋不去。
大选来了,我们已经厌倦甜言蜜语。许我一个未来,难道不是年轻选民最深沉的呐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