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媒体突然疯起“淑芬现象”。后来才知道,某个网友将CCTV内容放上网,只见画面中有对情侣在争执,男友后来蹦出一句“淑芬,我只是要买麦当劳给你吃罢了”,进而引起了全网调侃热潮,连带也让许多商家跟进效应,顺势推出各种促销策略。
我看完视频后没什么感受,唯独对里头某个行为有感。
男生因为一时气不过,竟一脚踢向前方的水机滤水器,然后扯倒滤水器。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一部美剧《美国高中破坏公物事件》。这是一部根据真实罪案改编的伪纪录片影集,标题看似严肃,内容却相对轻松。
这部影集只有两季,而首季以高中校园内发生一起恶搞涂鸦事件为主题。
某天下午,学校老师的车子上突然都被喷漆,而且图案都是男性器官。巧合的是,事发时的监视器画面都全被删掉。在老师与同学的不断推敲下,平时品性不良的狄伦被认为是凶手。结果他立即遭到学校退学,而且还要负上代价,为这件事情打官司。
只不过,狄伦不断喊冤,坚持这件事并非自己所做的。这引起另一位同学彼得的注意,后者决定以拍纪录片的形式来调查此案,最终才查明真相。
片面主观定论
有趣的是,剧情后半段都是以纪录片的拍摄视角来主导剧情,尽管彼得已经尽量客观描绘感受,但他并非是上帝,无法拥有全面视角,在调查过程中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物中,难免会有一些片面主观的阶段性定论。
同时,在追查过程中,彼得也透过另一个方式来挖取线索,那就是网路与手机。他开始追踪嫌疑人在社群媒体中的各种发布讯息,找出每则贴文与照片背后的动机,用删除法来找出犯案证据。
只是,剧情最后又急转直下,真相看似快揭露,但关键证物又让案情翻盘,并带出不少问题——这些不是要洗脱既定印象呈现的偏见吗?最后为何又会沦为既定印象的帮凶?到底这种讲求事实的纪录片,最后真能让真相水落石?
“我们看到的永远都只是部分事实。”这是看完影集后的感想。
回到淑芬事件。我一直在猜想,假如没有CCTV的记录,隔天一早店家老板抵达后,发现滤水器被踢倒,当下第一直觉究竟为何。
是否会先认为自己无意中得罪某人,然后透过近期互动的线索,推敲出谁是干案者?还是会认为治安不靖,这肯定是某些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干的?甚至还会直接标签是特定种族的所作所为,进而加深刻板印象?
偶发事件
无论如何,我想店家永远都不会想到,这可能只是一对情侣吵架后所做的偶发事件。而这个过程我也相信并非蓄意,男生只是一时无法取悦对方而气自己,进而将怒气发泄在滤水器上。
但就算透过CCTV,大部分人都还是针对自己的既定印象,去评价事件中的男女,其中还不乏人身攻击。直到男方公布影片还原事件由来,才让这次风波告一段落。
只是,这种网络恶意的揣测与抹黑是否真正会停止?每个人是否都能从这次事件学到教训,包括从情绪管理、有公德心、不随意判断事情真相等?甚至会趁机回顾自己的生活,想想平时是否真的很主观,对很多事的判断都太过笃定?
就算是CCTV记录当下破坏的镜头,我们是否就能还原整个事情脉络,清楚了解每件事发生的缘由?
幸好,主角勇敢出来道歉及澄清,悔意中不乏善意,这是值得褒扬的态度。
从破坏开始,以和解结束,这是“淑芬现象”社会事件最美好的体现。只是在未来,我们是否真的会学到教训,懂得自制,不随意破坏物件,也不因事故发生后而胡乱恶意揣测与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