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这个词是近30年来中国学术界与侨务机构常用的用语。华侨与华人的根本区别是国籍。中国的海外侨民且放弃中国国籍取得外国国籍,其身份便由华侨转为华人,更准确地说,应是外籍华人。因为,华人既可指中国人,也可指已拥有外国国籍的前中国人及其后裔。
历史地看,中国政府对其海外侨民的态度有著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大体上言,在15世纪之前,中国是听任其国民自由进出国门。可自15世纪明朝以来到1860年的清朝,中国基本上施行禁止国人出洋的海禁政策。
海禁的理由是,防范海外反政权势力的壮大,杜绝海盗,特别是华南海盗,这些海盗有些是日本人,有些则是亦商亦盗的中国海商。这些海盗人数数以万计。
此外,中国传统上有重农轻商,认为农是本,商是未的思想,也强调人民要安土重迁,不要轻易外移,因为这也会影响到国家收入与社会秩序。
惟1860年中国被迫开放海禁,不仅得开放港口对外通商,也允许国民合法出国谋生。逼于形势,1870年代清朝政策也转向护侨政策,如1877年,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也鼓励侨民发展侨民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更立专门处理侨务的机构,如侨务委员会,在国籍法上也采取血统主义国籍法,甚至承认双重国籍。中共在1949年统一中国后,也延用这个原则;只是由于国际形势变化,中国在1955年正式放弃血统主义国籍法与双重国籍法。之所以,主因在于缓和所谓的“华人问题”。
东南亚排华史
只是,实际作用颇有限,东南亚各国在民族主义高涨情况下,依然流行排华政策,如禁止华侨华人小商小贩从事零售业,限制华校与华文的使用。如1965年缅甸国有化所有私立学校,其中包括约200间华校;印尼在1966年全面禁止华校与华文;泰国在1950年代便限制华校发展,甚至把华教等同于共产主义的温床;1976年,菲律宾也限制华校的发展。
显见,华人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国籍,而在于经济竞争,意识形态与国家与国族建构的思路。实则,1949年后,不少东南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驱逐华侨华人出境,其中又以印尼与越南为甚。1950-70年代是东南亚华侨华人黑暗期,一直到1980年代中国改走改革开放路线,不再搞什么输出革命,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关系才得到改善。
随著中国综合实力的上升,进入19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后,中国─东盟关系进一步紧密,中国也成了所有东盟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彼此间的相互依存度也相应提高。外加上中国偏重经济建设不谈什么意识形态斗争,国际地位自然也逐步提高。
只是,不少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一些意识形态精英依然持有要把中国改造成他们所希望的模式;其中,当然也有用民主、人权等口号来掩饰其个别的国家利益者。(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