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下称SPM)放榜后,有两则与SPM有关的新闻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首先是某考生在社媒上炫耀自己“5科G(不及格)及1科TH(没应考)”的差劲成绩,引发争议;接著是来自某位父亲的自白:自己曾经因幼子的SPM考得“不上不下”而辱骂过他,然而当自己不幸中风后,却是这名幼子愿意辞掉工厂的工作、回家专心照顾他,幼子的孝心令他动容,也让他为自己昔日的那番言行无地自容。
SPM放榜后,我发现社会舆论似乎陷入了“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不能以成绩的好坏来论断某人的品格”的论述困境,说“成绩不能代表一切”的论点尽管能成立,却无可否认成绩确实能代表一个人的基本综合能力(如语文能力等),无论考生今后是要继续深造或就业,一纸文凭确实能让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大专招生处或未来雇主)看清一个人过去的学习态度,并推测他将来的工作态度。
可见尽管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但它确实具有代表考生自己的作用。当然,成绩的好坏也不能被用以论断某人品格的优劣,如前文中的幼子虽然考试成绩平平,却是个责任心极强的人。
上述两则故事当中,让笔者有共鸣的是第二则故事,因为笔者也曾经是SPM考试制度下的鲁蛇(Loser,失败者),我自认中学时期的自己学习能力较弱,学懂一门科目需要付出比同学们还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曾在十年前(2012年)的SPM取得“低空飞过”的成绩,虽然这成绩不影响我后来的深造和就业,却无可否认那一次的挫败严重地打击了我的自信,毕竟这成绩对当时的人们而言并不理想。
然而,我从挫折中学习到的功课是永不放弃,正是因为从前考试成绩不理想,所以更需要靠其他课外的努力成果来证明自己各方面的实力,并弥补自己考试成绩方面的不足。SPM的挫败教会我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挫折是人进步的动力,这个教训比一纸文凭更为宝贵。
华社缩影
我觉得第二则故事可以算得上是大马华社的缩影,虽然媒体并无透露该事主属于哪个族群(我倾向相信他是华裔),但是他的经历却能够在多数华人家庭里找到相似的个案。尽管随著时间推移,我相信新一代华人父母的教育观或许已经与前代父母不同,但无可否认的是前代父母(以笔者的父母辈(50后)为参考模型,此举例并无贬义)的教育观深深地影响了华社一代人对待孩子学术表现的态度。
这类个案的故事线一般围绕著一名势利父亲/母亲与一名SPM考试成绩不符父母期待的鲁蛇儿子/女儿而展开,当然某些个案中的父母其实并不势利,却因为年少时的贫困经历,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低落的自卑感,所以对潜在的“阶级复制”危机充满了恐惧,并且对无法掌握明天、无法改变当下的环境(种族政治、就业困境)而感到十分焦虑,于是只能寄望于儿女的学业成就能改变命运。
这类父母有若干特点,那就是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有极高的要求,有极端者,甚至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以语言暴力或肢体暴力(打骂)对待孩子,这类人是完全无法同理某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而他们之所以有此反应,是源自他们对现状的无力感,以及“阶级复制”的危机感。
华人父母会许下“望子成龙”的愿望,其背后的思考逻辑一般都立基于上述的各种考量和反应。排除掉功利主义的因素后,“望子成龙”背后的思维逻辑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希望孩子靠知识改变命运,二就是以“养儿防老”为目的,两者都会忽略孩子才是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因为前者一般笃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然会以铁腕手段督促孩子学习,成为优秀的做题家(中国网络术语,指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考试专家),以便在考试制度既定的游戏规则中胜出,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一个问题:孩子之所以学习究竟是为自己,还是为父母?
此外,后者的出发点基本和前者一致,却多了一层道德绑架的元素,就是要孩子不仅要透过考试翻身,更不忘要担负起养老的责任,却完全无视孩子可能会面对生活条件比前一代人更为艰辛的未来。
一考定生死
两者间的区别是,前者是希望孩子不要步自己的后尘(避免阶级复制)、后者则是将自己的晚年生活寄托在“成龙”的子女身上。在我的成长记忆里,这是一代中下阶层华裔家庭的悲哀,孩子受教育、参加考试虽说是为自己的前途拚搏,却不再是考生一人的事,他们还要承载著家人的期望,乃至整个家族的荣辱、命运。
换言之,孩子的自我早已被瓜分掉了,这也是为何对华人而言,考试落第宛如天塌了一样,除了“一考定生死”的僵化考试制度外,还有传承千年、令人窒息的科举观念,以上种种原因不仅打击了人的信心,也限制了人对未来的想像。
综上所述,我会将华人的这种心理反应称为“科举情结”,华人的中国祖先投考科举是为了翻身而知识,鲜少为了知识而知识。历代华社的SPM做题家们包括笔者自己也是如此,这是由于无力改变种族政治与就业困境的现状(这是主要因素),唯一能够做的就只剩下靠公共考试翻身这条路,为了要通过考试,许多人身不由己地成了做题家,而成功的做题家就成了状元,失败的就成了这个制度底下的鲁蛇。
我总在想,难道华人要靠知识改变命运、实现阶级流动只能靠考试一条路吗?毕竟现代社会的人生发展方向比以前更多元了。这就回到华人教育观的基本问题——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成文武艺,卖予帝皇家”的观念在华社早已根深蒂固,所以华人鲜少会考虑落第的考生该怎么办?别忘了有些人虽然在现行考试制度下是失败者,却可能是另一个领域里(如技职教育)的天才。
总言之,人生的价值不应被一场考试来定义,一名考试制度下的失败者不等于人生的鲁蛇,但前提是他必须是一名努力型的天才,而且是一个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人,如此的失败者才值得人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