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这句话出自2500年前的《战国策》,它的意思是说:羊圈缺了个口,羊儿丢失了,赶紧把羊圈修补好吧,还不算晚。
这个故事,念过华小的都耳熟能详。可惜大马许多高官皆非华小毕业生,他们可能没听过这个典故,也许不太懂得这个简单道理——当管理出现错漏,如果能够及时补救,绝对比完全没有行动来得好。
说的,就是近年来屡屡发生的电话和网络诈骗。
根据《东方日报》5月13日的报道,武吉安曼商业罪案调查组(网络与多媒体)警长苏敬涵指出,2022年首五个月,全国一共接获7021宗诈骗案投报,涉及损失金额高达2亿1229万。
这个数字,相等于诈骗集团每天有131万入账,绝对是一门好生意,恐怕比许多挂牌公司的营业额还高。
根据警方透露的另外一组数据,我国去年发生超过1585宗澳门骗局,损失5亿8000万令吉。上周,就有一位能源公司创办人坠入骗局,2100万积蓄被扫一空。上个月,也有一名私院教师,被一通电话骗走730万令吉。
可见,成为诈骗案受害者的,不一定就是老人或低学识者,高收入的专业人士,也同样有可能受骗。
除了爱情包裹和澳门骗局,近日来闹得人心惶惶的,是一再发生的盗提事件。许多人申诉,在没有安装不明APP(手机应用软件),也没有收到银行的OTP(转账验证码)的情况下,银行户头的存款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他们向银行询问,得到的回复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只能向总部呈交投诉表格,然后乖乖等待调查结果,往往就此不了了之。也有些网民发现存款不见,到警局报案时同样被告知不必抱太大希望,因为被转移的金额一般无法追回。
类似案件几乎每天在发生,公众把积蓄存放在银行,本来就是图一个安心,如今却叫人寝食难安,担心某日一觉醒来,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全不见了。这种莫名的担忧,让大家对本地银行电子系统产生了极大疑虑,也对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的电子转账如DuitNow等,有了信心危机。
参考中国新加坡做法
不久前,本地某知名银行疑似遭骇客入侵,导致数百个户头出现负数,造成用户数亿元损失,而且还被银行冻结户头。日前,更有头条新闻指有人在网上贩售2250万人的个资,怀疑是从登记局的储存库盗取得来。如果银行与政府机构都无法自行把关,广大群众的保障该由谁负责?
作为网络安全的门外汉,相信许多人都和我一样,有类似以下的疑惑(期待有专业人士能给予解惑):
(1)既然款项都是经过电子转账,就算最后接收的是属于“钱驴”的户头,难道就真的完全无法追查?
(2)一般个人户头都有1000至3万不等的转账限额,为何许多盗提的案例,一天内被盗取的金额,都远远超过有关限额?这难道不是银行系统的疏漏?
(3)诈骗案如此猖獗,许多钱驴的户头被利用来转账,难道国家银行就不能设定某种机制,就像对付洗黑钱的户头那样,一旦发现不寻常或频密的交易,即刻自动冻结相关户头,以待进一步调查?
事实上,全球诈骗案与日俱增,新加坡同样面对这个头疼问题。然而该国警方自2019年成立反诈骗中心以来,已冻结超过2万7000个银行户头,和成功取回超过2亿新元(6.3亿令吉)。
中国大陆更是“战绩斐然”,该国反诈中心单是在2021年,就及时冻结或止付涉诈资金1.5亿笔,紧急拦截3291亿人民币(2153亿令吉),成功避免2800馀万名民众受骗。
新、中两国的经验说明了,要破解这类网络或电话诈骗,并非不可为之事,关键在于政府有多大的决心采取行动,为民解困。
时间是关键
据我的粗浅了解,要有效拦截受骗金额被转移,“时间”是最关键的要素。全国报案中心和所有银行的大小分行,一旦接获诈骗投报,必须马上联系反诈中心,才有可能第一时间冻结涉诈户头,然后进一步追查。
要有效做到拦截或中断涉诈交易,警方、国行、各家银行、电讯公司等各造,都必须全力配合,争取接获投报后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反应。
否则,如果以目前的警局报案程序,或期待银行职员“呈交表格给总部调查”,等到反诈中心接到消息,有关资金早已兜了半个地球,转移到尼日利亚去了。
遗憾的是,诈骗案每天发生,人民一再损失大笔金钱,大家除了祈祷这类倒霉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似乎也不能做些什么?
这到底该归咎于人民所托非人,还是人民自找?作为民主国家,我国人民对投选出来的政府,几十年来都无法抱持太大的期望——别说阻止网络诈骗,从修补路洞、清理垃圾、交通堵塞等民生问题,到官员贪污、部长渎职、司法不公等大事,我们都习惯了政府的无所作为。
如今各大政党领袖和部长们,全副心思都放在如何在来届大选取得胜利,哪里还有馀裕为民分忧?
就像一个成天只顾著喝茶玩手机的牧童,如果让他去守羊圈,估计羊群全被狼叼走了,他也浑然不知。最要命的,搞不好牧童和野狼,其实是同伙。
或许,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请华小老师给官爷们上一堂“亡羊补牢”的课,就当作是人民投选出无能政府后的补救措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