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基础教育有完备体制,分工明确,也有序地运作,政府教育部门并非一成不变,会因应国内外趋向调整课程纲领。当局近年意识到科技变革与经济模式改变,冲击到学习形态,而探索教改方案,惜整体绩效未臻理想,其表现已反映在历年来的学生能力国际评鉴计划(PISA)和国际数学与科学成就调查(TIMSS)上。
我国在1980年代初完成义务教育的建制,1983年小学课程改革中,提出三个目标:沟通能力、人与环境、个人发展,其中沟通能力就是改善“读、写、算”能力。2000年的小学课程改革,力求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到了2011年新课纲有较大规模变革,包括推动校本评估,发展个人潜能,重视高思维教学。中学课程改革亦会依据小学的课程调整进度,在中学体制内逐级延伸。
这些调整虽然回应全球教育改革趋势,推进结构改革和观念突破,但学校的培育方式与行政惯性变化不大。人才培育趋于规格化,不重视差异性教学,课程与教学是套装式安排,长期忽略弱势群体。我国是中等收入国家,政治社会长期稳定,政府教育资源充裕,但教育素质的优劣,不在于资源与预算的多寡,而是深层体制结构原因,包括政治干扰、中央集权、官僚制约、研究与培训低效等因素。
华小教育挑战不容忽视
华文教育向来面临认同政治和行政偏差的干扰,不过近年还涌现新兴议题挑战,包括华小学生下降、城乡结构变化,以及私立教育竞争。这些议题与华人社会的阶级结构变迁有深刻关系,导致家庭少子化、经济城市化与生活中产化,以及对公立教育素质不满而呈现的出走。长远而言,影响母语教育前景的关键因素除了单元教育主张,也包括如何深化华教的内在价值与教育专业,将成当前主要议题。
政府有责任办好公立的小学教育,维护每个国民的受教权,关注城乡教育资源均等。东亚地区在二战后能够崛起的国家,都是政府在基础教育上有长足的发展。私立与国际学校虽可丰富社会的多元选择,但政府必需提供优质和普及的小学公立教育,此乃不可推卸的施政义务。若基础教育走向商品化和市场化,将为社会带来不利冲击,也是社经不平等的起源。
华教机构必需关注华社的阶级结构变迁带来的影响,拟定因应的政策建议。华人人口城市化与中产化的结果,社会更关心教育品质和专业理念,而非华教内部的权力关系,年轻世代更是对华教运动昔日的悲情意识,越来越难产生有效连结。
华教运动宜强化社会正义的价值认同,改善华教组织的人事与制度,方能与中产化和年轻化的新世代深化连结。华小面对妨碍国民团结的不友善批评,但目前社会心理学对于多元族群学校能否消除族群偏见的研究,尚无确凿的定论。华教机构宜争取体制内外各族群精英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加强研究与论述,提出专业和扎根的回应。
国民型华文中学亟待兴革
国民型华文中学又称改制华文中学,它是公立基础教育一环,也是广义的华文教育组成部份。国民型华文中学当年接受改制,失去华文作为教学媒介语及办学自主权,但是六十年来竭力在狭缝中维持著华校的特征。华教机构曾对这些中学进行两次调查,提出以下框架来分析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华校特征:一是语文使用(内含课堂教学、校园用语、语文环境);二是文化认同(内含华校标识、节日与课外活动、仪式庆典);三是保障机制(学校本位,校长资格、华文地位、学生起点、师资保证、董事会主权、社区联系)。
全国现有81间(78加3)国民型华文中学,大部分在校园文化仍竭尽所能努力地保留中华文化元素。华社在维护华小、发展独中之际,应该关注被忽略多时的国民型华文中学。因此华社应支持由相关机构共同拟定的“国民型华文中学行动路线图”,并督促政府当局采取具体行动,促成以下兴革事项:
要求政府恢复国民型华文中学的法定地位,并要求当局以学生人数增幅为根据,增建新的国民型华文中学。在学校管理方面,要求教育部明文规定,校长、副校长及八位行政主任必须至少具有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科及格,并在委任正副校长之前,必须咨询各校董事会。
为确保华校特征和便利师生互动,应要求教育部调派谙华文及能够以华文沟通的老师,到国民型华文中学执教,目标是达致50%教师乃谙华文者。为维护国民型华文中学的独特传统,应要求教育部只分派华小毕业生到国民型华文中学就读,董事会与校方必须努力确保所有学生修读、报考华文科,并于校内保留中华文化的特质。同时向教育部争取设立特别单位或委任专属官员,专司处理国民型华文中学的事务。
国民型华文中学乃华教共同体一员,但华教机构主力为捍卫与发展独中,不过仍关注国民型华文中学的未来与前景。(待续)
按:本文为董总、教总和独大共同发起的“华教新路向”系列,所拟定的《华教论述总纲领:构建多元与永续发展》部分内容。同时将订在2022年3月5日下午3时举行推介暨讲座,题目为“直面时代精神:华教运动的论述与实践”。相关活动资讯,请浏览董总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