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是个古已有之的现象,早在古罗马与古代中国便已有通膨。其起因若是由政府引发的,政府会用货币减量(金属货币)或多印新钞来应对。
从后果的角度看,通膨会引起收入与财富的转移现象。通常是,收入与财富会从固定收入者(如受薪阶级或靠养老金、固定储蓄生活者)手中转移到非固定收入者(如商人)手中;或是从消费者手中转移到生产者手中。
从债务关系角度看,则是从债权人手中转移到债务人手中,也就是可减少债权人的实际收入;其理也很简单,因为债权人收到的同额债务已买不到同质同量的商品或服务,对受薪阶层言,这实际上是变相减薪。
据此而论,通膨对打工族是不利的,对经商者言则较复杂,因为成本能否转嫁给消费人会受到多重因素限制,如政府规定的物价水平。只是,经商者也可能在长期受惠,如一些物价有易涨难降的刚性(rigidity),也就是一旦调高价格后,当货源价格回落,经商者则有可能维持上调了的价格而不随货源价回落而下调。
这种价格刚性是常有的事。如油价大涨时,物价普遍上涨,可油价回落后,已上涨的物价并没回调。在2007-08年间,大马曾因油价上涨到100美元一桶而导致一般物价大涨,特别是食物,可油价回跌到50美元一桶后,一般物价并未下调。这就使补贴油价成了大马的即定政策。深层地看,通膨还会影响生产,就业与经济增长。
既然通膨会变相削减打工族的收入,那是否应此而调高工资?如随著通膨率调高最低工资?这是个没有简单答案的提问。因为致成通膨的原因是多重的,其性质也不同。
此外,工资也如一些物价一样有易高难低的工资刚性,工资一旦已调高就不易下调。因此,得研究致成通膨的起因及其时间性,如是短暂的抑或是长期的;否则可能致成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结果也可能是打回原形,即工资与物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相互追逐相互推高。
这是因为钱的价值不在于其面值,而在于其购买力,也就是能买到什么东西。出于这个考虑,经济学家通常主张工资应与生产力同步,而不是在没有提高生产力的条件下,提高薪资。
有些发展中国家还会刻意压低工资以便强化本国的低资竞争力,以便留住本国企业与吸引外资。要压低工资,其中一个方法便是抑制工会活动。在特定情况下,刻意压低工资与把本国货币贬值还可能是救经济的一种手段。因为这样做可提高本国的低工资低人权低福利的全球竞争力。
毕竟,资本家是唯利是图的游牧民族,哪里有利可图,他们便到那个地方放牧。这就是现实,君不见低工资国吸引了许多外资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在经济学里,通膨就业与经济增长是个热门课题。一般的看法是通膨有促增长作用,而增长又会创造就业,进而形成了一种通膨与失业率形成反比例关系的理论(称为菲利浦曲线,Phillips curve)。也就是高通膨低失业或高失业低通膨的反比例关系。
这是个鱼与熊掌难双全的困境,或许可以说,若通膨是温和的,如低于5%,那么侧重增长与就业可能是较先优的考虑。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通货紧缩,一般物价下跌(钱变大了),资产价格也大跌时,一定的通膨是可欲的,如日本便尝试用一定的通膨来刺激资产价格上涨和减少破产。只是由于日本人口老化严重,这个促通膨政策效果有限。
伸言之,通膨是个复杂的现象,不能一概说它是好是还是坏事。一般来说,经济越热络,越繁荣,通膨便会随之而来。因此,如何避免大起大落才是重点。凡事过犹如不及,经济过热与过冷均不可欲,至于应如何拿捏好其程度,则涉及了一国的宏观调控与国际经济形势。所谓宏观调控涉及多重手段,如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深层地看,通膨还与一国的对外经贸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大体上言,如一国若国际收支情况恶化,导致货币贬值,而这个国家又高度依赖进口的话,便会致成进口型通货膨胀。而国际收支会恶化又显然与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相关。
至于要如何应对通膨,首先要搞清楚其种类与性质,而不能一刀切,如果导致通膨的因素是因为供应不足就应从供给面著手。也就是提高供应能力和生产力,以缓和需求紧张;若是因为税收致成,如高消费税(GST)就得考虑是否应调整税率,而这又涉及了政府规模与服务范围的大课题,如果人民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廉价美的公共服务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如缴纳更多的税,而消费税这种间接税则是常见的提高政府收入手段。
实则,高福利国家多数高工资高物价和高税收的四高国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高福利的基础是高税收,而高税收又会推高工资与物价,是四位一体的。
应对通膨的一个常规手段是物价管制,包括房屋租金管制,这是个具有争议的课题。其对策应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应对,而难有一刀切的解决方案。某类商品或服务供应短缺,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一时的;若是一时的,尚可应用物价上限手段;若是长期的就不能限制上限,以免利了供应。
政府可以视具体情况采用补贴物价或现金补贴贫困户,如发放生活援助金帮助贫困户渡过难关。只是长期来说,提高生产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