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名男子近日在直播时,为了满足网友的要求,将怀有身孕的女友关在屋外。外头零下低温的气候最终导致女友被冻死,一尸两命。多个月前,网络曾兴起“三人跳挑战”(Tripping Jump Challenge)–三人一字排开,左右两人为知情的“演员”。三人同时跳起时,旁边两人就出脚踢向中间的友人,使他绊倒。不少青少年争相模仿,有的因此受伤甚至丢了性命。这些都是恶作剧导致的悲剧。
随著网络科技的发展,恶作剧迅速滋长、层出不穷,从以往一些喜剧演员捉弄路人的电视节目,演变成素人在网络世界博取关注的方式。一名男子在莫斯科地铁站故意倒下,并由同伴呼喊这是新冠肺炎患者;西班牙一名YouTuber以牙膏代替夹心饼的香草奶油,并哄骗流浪汉把它吃下;美国网红设计爆破现场,假装孩子深陷火海中,令女友一度恐慌不已。虽然没有造成伤亡,这些行径依然受到争议。
感受操控他人优越感
或许我们纳闷,为何有些人会做出如此无谓的行为,但他们确实“有利可图”。犯罪心理学家东尼·布洛克利(Tony Blockley)将之形容为“震惊的价值”(shock value)。恶作剧者通过吓唬别人,而感受操控他人的优越感。他清楚事情会按照他的剧本演出,但对方却在没有预警之下,陷入他所制造的危机──这样的信息不对等,造就了权力的产生。
社交媒体的盛行对恶作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法医心理学家杰乐米·菲利普斯(Jeremy Phillips)认为,对恶作剧的匿名反馈,会加强恶作剧者持续类似行径的欲望。人们看到这些举动受到关注和吹捧,也会想要引起相同的反应。笔者发现,一些以恶作剧为噱头的影片创作者,甚至有数以百万的订阅量。这说明创作者并非“一厢情愿”,而是人们弹指间的点赞、分享、订阅,助长这类作品,成了恶作剧的“共谋”。
全球最大的视频平台YouTube去年就公布了几项新的视频发布规则,包括禁止危险挑战和恶作剧的内容。该平台曾表示,会禁止如父母假死、严重遗弃、对犯错羞辱的视频,因为这些恶作剧可能导致儿童心理受创。他们也将与儿童心理学家制定相关的方针,防止创作者越界。至今是否有严格执行还有待观察,平台与创作者也可能因此蒙受损失,也就是广告收入和经济利益。
网络的开放鼓动各方声音、激发各种新意,任何事物都可以被当作创作题材。恶作剧风气的蔓延不只是因为有创作影片的人,还包括躲在四方屏幕后观赏的无数个你我他。将这种现象归咎于人性有它的科学根据,但不能就此无限放任。正如性欲、贪婪等亦是人性,但我们还是需要判断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恶作剧不也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