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长期关注社会议题的朋友,在管制令期间总是愁眉苦脸。她忧虑的并非是自己的生计,或国家经济的重创,而是这片土地发生了许多匪夷所思,却又爱莫能助的事。
她简单分享几个例子,听完后,换我沉默了。
她说,某些非政府组织成功帮助沙巴无证的巴瑶族将善款和物资筹集,但斡旋了好几天,执法当局才放行。没想到义工兴致冲冲地带著物质前往救济饥饿的人民时,一踩上年久失修的海上棚屋,整间棚屋突然崩塌,导致义工和两个巴瑶小孩受伤。
另一批非政府组织义工则知道罗兴亚难民面临断粮,迅速购买物资后,希望透过在地义工派发。但义工人数不足,一名罗兴亚父亲为了能为挨饿的3名小孩早点带回食物,便心急主动前往。没想到他这一行动,遭警方指控非法跨区移动被逮捕坐牢。后来难民署和非政府组织介入,帮他支付1000令吉罚款后才获释放。
她还说,有20名本地医院清洁工人在怡保中央医院外示威,控诉清洁承包公司欺压工人,包括被迫在没有防护衣的情况下打扫病楼,工作时间表和地点也不断遭到恶意更动。但辛劳付出不仅没有收获加班津贴。连政府承诺给前线人员的600块津贴,他们最终也只收到一半。可悲的是,他们为了自己的权益保持社交距离抗议,最终警方还是把其中5个示威者逮捕并控上法庭。
最后法官允许每人以1000令吉保释。而这群工人每月薪资是1100令吉。
她也提到外籍劳工。“政府不断呼吁移工和难民出来接受检验,并承诺不会对付他们。5月初的一个早上,执法人员却突然展开取缔行动,不管男女老少或是襁褓中的婴儿,也不管有没有难民证或工作证。现场没有保持安全距离也没有分发口罩。几个星期后,扣留所开始爆发群体感染。然后,声援难民的机构和义工不断受到网络霸凌和恐吓。”
原本这些事都随著解禁后,逐渐淡忘在忙碌的生活日程表下,没想到近期半岛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大马封锁时的扣留行动》,让我又想到这些事。
看完纪录片后,我第一时间先问自己——若我不是大马人,看这则影片会觉得在抹黑大马吗?
若从第三者角度来判断,答案还是肯定的话,那这部纪录片的确就是在造谣侮辱。
但我看了两遍,答案还是否定。
原因很简单。若真是一部要抹黑大马国情的纪录片,在存心搞破坏的动机下,主持人不会露脸,受访者也会全程马赛克。同时,影片会透过许多快速剪接的方式,让不同时间线的画面拼凑,让人弄不清楚时间感,张冠李戴。
重点是,影片若是要栽赃大马是个没人性的国度,影片下半段就不会剪入义工与善心人士,为了帮这批社会弱势团体度过难关,自告奋勇筹募各种物资,然后尽量派发出去。
还原社会运作结构
尽管,他们遇到的情况,也如我朋友所说,在派发过程的确遇到一些“磨难”。
对我来说,这部纪录片反而打破大马许多资讯传播的窠臼,透过深入探索的角度,呈现大马疫情下社会底层的多元面貌。不仅拥有高度真实还原价值,还有最基本的人性关怀诉求。
严格来说,这个纪录片像是一声呐喊,将合法或非法外劳,或经济处于困难的大马贫苦家庭困境提出来。他们希望政府能透过更人道的救济方式,让每个人就算在疫情笼罩下,也能获得尊重安放。
“希望大马人能记得,我们也算是一起努力建筑这个国度。”这段旁白在纪录片里让我印象深刻。无可否认地,不管合法与非法,大马在过去20年,早已依赖许多外籍劳工冒著生命危险,解决许多劳力生产线的空缺。小的包括家庭帮佣、餐厅打杂、园丘收割、住宅保安、垃圾回收,大规模的包括铺路造桥、高楼建筑等。
当这些高生产力且高风险的劳力付出,换来的是过桥抽板后的冷酷对待;既得利益者永远都站在高处说话,罔顾低阶劳工的生命屈辱与价值,这样的价值观念,怎配得上国际旅游广告看板上大马人热情且亲切的脸孔呢?
半岛电视台的这支纪录片,实际上是在还原我们社会真正的运作结构,让大家透过疫情,反思这片土地所有的正义与平等。
若真心不需要外劳,大马各政府部门就严格把关执法,永远都禁止外劳淘金;若商家不需要这些劳动力,深信大马人可以填补职缺,那大可严厉谴责影片的剪辑方式。
但我们能站得住脚吗?纪录片里真的全都是虚无狂妄的指控吗?后半部的人性关怀难道都是假的吗?
谁到底真正让大马丢脸?我莫名想到2月时的政治斗争,一种暗叹突然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