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台后,大事宣传公共债务已高达1兆令吉,必须大力减公债,腰斩大项目。有人甚至提出捐款救国,内阁也同意设立“希望基金”收取公共捐款,给人的印象是大马公共财政形势不妙;可财长又说,不必过度担心,新政府有能力处理公债问题。

要如何处理公债?方法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且各有理据。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许多国家均是债台高筑,特别是发达国在2017年,发达国公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百分比平均高达108%;而不发达国反而相对低,只有约40%。发达国占比偏高,主因之一在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10年欧债危机后大幅上升。这样大幅增长公债的理据是,避免银行倒闭引起恐慌、挤兑,防止衰退恶化与失业率高升等。

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1929年美国发生大萧条,失业率高达25%,银行与企业大量倒闭,股票与房地产价格大跌,是因为当年政府没有采取及时的纾困(bailout)政策;故2008年美国次贷发生时,政府便出台量化宽松(QE)及时制止恐慌扩散,与此同时,量宽也加速了经济复苏──其代价则是公债大幅上升。

政策难免有得有失

可见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任何政策均难免有得有失,有一好就没二好,不然天下就没有穷国穷民了,每个国家大印钞票就可坐享其成。天下没有那么便宜的事!

同理,大马也不例外,如在1970年代,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百分比平均为约45%,可进入1980年代,由于大搞公共企业,便逐年上升,到了1986与1987年,便个别占了GDP的103%或101%,原因在于用政府财政大力推动公共企业与公共建设,以加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以及实现土著拥有30%股的目标。惟经因债务过高而不得不反其道而行,搞民党化(私营化或私“盈”化),以减轻政府负担。

进入1990年代后,债务占比便逐步下降。在1997年甚至跌至约32%之低,可因为1997-98年发生东亚金融货币危机,而使得政府不得不加大支出,以打救与刺激经济,其后果便是,公债占GDP百比分又逐渐上升到1999年的37%。

无债不成经济

进入21世纪后,大体维持在40%上下,如在2008年占比是约40%,可在2009年便剧升到约50%,主因便在于要打救与刺激经济。之后,从2010-2017均在50-55%之间徘徊。之所以不会超过55%是因为有55%占比上限。

这里突显出,政府在新经济上并非中立的,而是负有打救刺激经济活力的职责。大体上言,这个职责是有积极作用的,如从2010年开始,美国经济增长便由负转正,从2010年到2017年均出现正增长,也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动力,其代价则是公债剧升一倍到100倍之高;也因为如此,2014年开始便要收回量宽,减少公债,只是年度财政预算依然是赤字连连──尽管赤字占比递减,如从8.9%到2017年的2.2%。同理,大马的年度预算赤字也从2009年的6.9%递减到2017年的3%。

总的来说,多数国家依然是年年赤字,只有少数国家才有预算盈余,如新加坡。伸言之,当代经济可以说是无债不成经济,不仅是公债、私债如企债与家债也是如此。如在1997年,大马的家债仅占GDP的约33%,可之后便节节上升到2017年的约85%之高(可能是全亚洲最高)。而许多发达国的家债也高达约100%。

之所以,在于当代经济很依赖消费,只有公私部门大手大脚花钱,经济才能活起来;若人人不花钱,经济便动不起来,其后果便是投资不振,失业率上升,政府收入也随著递减,终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开流的重要性在于一个人的支出(消费)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同样,政府的支出也是民间的收入,若政府与家庭均节流,整个经济便动不起来。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更要扩大支出,振兴经济,因为政府不是个人也不是企业,政府可以印钞票,可以无中生有。

当然,这也有其局限,若毫无节制地大印钞票,便会大幅贬值,也造成通货膨胀失控。显见这是个程度的事宜。政府开流救经济,也应懂得自制,以免破坏整体市场信心,使本国货币变成废纸。

生产性投资不可或缺

对于政府开流,也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由于长期出现年度赤字,以致政府债务高居不下,而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若还本付息在总支出中的占比偏高,便会占用太多资源让政府不得不缩减其他方面的支出,如基础设施社会福利等,进而言之,若一国债务过高,举债成本会递升,甚而至于借款无门,没人敢再借钱给风险太高的借债人,而一味印钞也会如吸毒一样上瘾戒不了,只能继续以毒攻毒,举新债还旧债直到破产为止。出于这种思路,也有不少经济学家与国家走节约(Austerity)路线,如2010年时的英国与希腊。

节流与开流究竟谁是谁非,可说公理婆理见仁见智。一个折衷的出路是,可带来未来回酬的生产性投资,还是要适度举债进行,不宜太过死板,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激化的区域化与全球化时代,不进则退,而这一退的后果可能是退了又退,以至被边缘化,失去竞争力。对有意搞产业升级,提升国人收入的国家言,生产性投资更是不可或缺。只要钱是花在刀口上,也能取得投资人或放贷者的信心,亦不妨适度开流。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谨慎冻结巫统户头

名家

负责调查一马公司弊案的反贪会,为了调查此案,已经将巫统多个银行户头冻结,另外还有一些团体和公司的银行户头也遭冻结。对长期...

阅读全文

谢诗坚:巫统旧瓶装旧酒

名家

即使已经不再是备受注目的党选,巫统当下作为最大的反对党,将由谁来领导也是十分关键的,结果选出来的是保守派牢控最高理事会。...

阅读全文

整顿官联企业

名家

交通部长陆兆福上任不久揭发大马航空委员会(MAVCOM)执行主席月薪高达8万5000令吉,而首相的基薪不过是两万。接下去...

阅读全文

陈海德:巫统党选与阿末扎希

名家

巫统中央党职改选落幕,509大选国阵翻船后继前首相纳吉后,一直被人数落和诟病的代主席阿末扎希,不仅突破了老(姑里)、少(...

阅读全文

陈锦松:谁背信了倪可敏?

名家

行动党国会议员倪可敏是不是新执政团队不可多得的人才?内阁部长一职对倪可敏是否必要?到底林冠英大选前的承诺是竞选语言,还是...

阅读全文

自备购物袋 力行垃圾减量

名家

环保是现今国际热门议题,时常有相关活动,提醒世人关注各项环境议题。尤其许多地区都曾发生鲸鱼、海龟等海洋生物,因误食垃圾致...

阅读全文

孙和声:执迷不悟的国产车执念

名家

最近,首相马哈迪又再提出新国产车主张,显示他对国产车的执念。回顾1980年代初,他坚持己见,一意孤行要推出国产车计划时,...

阅读全文

巫统改选 开放包容或狭隘保守?

名家

巫统党选,下至最高理事上至党魁职位都出现激战局面。尤是党魁一职共有5人逐鹿,106人角逐最高理事,显示了自失去中央政权与...

阅读全文

特金会稳定东北亚局势

名家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于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史无前例的特金会,双方互相作出让步和达致“朝鲜半岛完全无核...

阅读全文

谢诗坚:民政党的起源和没落

名家

民政党50年的变化如同过眼云烟,一转眼间已从灿烂归复平静,而且静得让人感到大事不妙,因为没有人知道民政党会有明天吗?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