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几位先生都撰文讨论有关五福书院的性质问题。在这些文章中,都指出了五福书院并非是学校。
如果五福书院不是学校,又会是什么组织?对于这点,学术圈已经有所解答。在黄海妍的《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清代以来广州合族祠研究》中就已经明确指出,自明末清初,许多广东地区的宗族在广东省省城广州,建立自己的宗祠。他们有些是单一宗族所建立,或者是来自数个地方的同姓宗族共同建立。后者中,有许多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而只是因为同一姓氏,因此借此来结为同盟(类似同姓公会)。在这些合族祠中,有好些是以“书院”、“书室”等来命名的。例如简氏的范阳书院、陈氏太邱书院等,都分别聚合了广东好几县的简姓或陈姓宗族,共同组成的合族祠。
合族祠以“书院”命名
这些合族祠为何挂上书院的名字,是因为乾隆年间清政府有鉴于广州的合族祠势力很大,有反过来威胁当地政府的可能,因此对此加以限制。所以,许多合族祠纷纷以“书院”来命名,来避开这些问题。但是合族祠的数量在1949年之前仍然不断增加。
这些书院不但是清代时期广东各县的族人来到广州办事时的住所,也是各县同姓人士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场地。同时在加入之后,也可通过出租房舍等回报,让加入的宗族能够获得庞大利益。
因此当时的合族祠并不只是广东各地人士通过同姓来建立关系的社会组织,同时,它也是一个集资与进行投资的组织。
由于清代的社会阶级提升管道主要是科举,并且有族人中举也会提升合族祠在广东的地位,因此合族祠也积极支持族人参与科举考试。除了作为族人来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时的住所与提供金钱补助之外,同时也吸引了许多人愿意加入合族祠。
同姓人士交流场所
因此,在广州挂上书院名字的合族祠,他们是通过祭祀入粤祖(第一个进入广东的同姓人士),或者得姓祖(得到这一姓氏的第一人),所组成的同姓社会组织。他们不但是广东各地同姓人士的交流场所,同时也能够代表族人与官府打交道、进行集资和投资的组织,也积极扶持族人在社会上往上流动。
因此,如果说上海是以会馆作为当时社会组织的单位,广州则是以合族祠来作为社会组织的单位。这就如今日新马的情况类似,许多华社组织都是以会馆来作为单位。
十九世纪的槟城,有许多华人社会组织。例如有名的五大姓氏公司和各个会馆等等,都是代表。其中五大姓氏公司类似合族祠,除了集合同姓,祭祀共同祖先外,同时也是掌控槟城与周围地区的重要经济组织。五福书院的前身五福堂,很可能也是同样的事物。
延续家乡命名方式
根据万家安的文章所提到的内容,指出了五福书院曾在1950年代曾计划修改章程让它变成槟城广府人士的最高机构。这都一再指出,五福书院很可能并非学校,而是一个当时广东人模仿家乡的模式,不但集合同乡,并且在二十世纪初开始挂上“书院”名字的社会组织。为何会使用“书院”,则可能是因为五福书院的广府人士,延续家乡的命名方式,把其组织也命名为五福书院。
五福书院到底是怎样的组织?笔者对此没进行研究,也未曾实际考察五福书院。因此,只能从资料中推测各种可能。对槟城历史有深刻研究的大有人在,例如笔者所认识的陈剑虹老师、黄贤强老师、黄裕端老师、陈是呈老师、吴龙云老师等,对此应会有更好的见解。笔者在此的言论,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