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到玻璃市陆路交通局办理事务时,不巧面临著语言障碍的窘境。一名谙中文的马来女官员莎菲卡适时拔刀相助。莎菲卡出手解围的过程被同僚拍下,视频更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引来网民们的一片赞誉,让其顿时成为网红。此外,她也获颁嘉许状以示表扬。
诚如首相所说般,该名女官员正正凸显了一个马来西亚的精神。马来西亚是个多元化的国家,国人们也因此拥有能够习得不同种族语言文化的机会。在咖啡店抑或菜市场,巫裔与印裔同胞以华语,甚至广东话、福建话及客家话和华裔交流已是司空见惯的景象。
据报导,莎菲卡不仅拥有华裔血统,也从小入读华小,因此习得了一口流利的华语。由此可见,华小并不是某些思想封闭言行极端人士口中那阻碍国人团结的绊脚石,反而是孕育能够掌握多语优势人才的最佳摇篮。
近年来,华小已成为不少友族同胞的首选,有些乡区的微型华小甚至依靠友族学生才能维持下去,逃过被关闭的厄运。在中国崛起成为经济强国后,不少人纷纷投入学习华文的行列,以期能够在中国这块经济大蛋糕中分一杯羹,使华文的地位愈发重要。
可惜的是不少大马华裔却选择放弃了这项先天优势。或许是崇洋心态作祟,不少生活在大城市的家长宁愿花钱把孩子送往以英语教学为主的国际学校,让小孩从小在英语环境下成长,最后成为“香蕉人”,也不愿为孩子报读华小。语言是民族之魂,一个连母语都不谙的人犹如披著一副没有灵魂的皮囊,其实是蛮可悲的。
其实,一直以来华小都是本著有教无类的精神办校,再加上热爱华教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办学水准愈发提高,硬体设施与软体设备也获得提升,与国际学校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外,近年来大马教育文凭与大马高等学校文凭报考华文考生的人数每况愈下也异常让人遗憾,恐引发未来中文教师师资短缺之忧。无可否认,华文科难考A是事实。可是,为了避免成绩总分被拉底而对华文科避而远之,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华文是我们的根。身为华裔的我们理应尽全力维系、推动与支持华文教育,让华文成为我们的骄傲,成为大马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