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种族问题仍然处在敏感的阶段,任何的冲突一旦涉及的是两个不同的族群,彼此的矛盾经常会被无限的放大与描绘。事实常轻易被扭曲,是我们必须正视的。
5月5日一名华裔司机途经新山奥汀苑一所清真寺前的路段,其车辆在清真寺被祷告者的车辆堵著无法通过,事主当时只好鸣笛示意,希望把车停在两旁的司机能将车子移开,但没想到引起正在祷告的穆斯林不满与愤怒,随即引发穆斯林包围华裔司机并利用街边的物品砸车泄愤,包括路锥、头盔等,不单车镜破裂,司机也被拖下车殴打。
加深族群冲突印象
经社交媒体把有关群殴的视频广泛流传,穆斯林围殴华裔就成为“事实”,也同时加深华巫两个族群暴力冲突的印象,而之前“双方不良互动”的过程往往被“忽略”。道路受阻,鸣笛提醒,按理是极为正常的举动,就如驾驶者经常在停车位离开时也会遇到在退车时有其他车辆挡住退路,鸣笛要车主把车子移开属于“正常举动”,毕竟是挡路者错在先。
但问题就在穆斯林聚居的地方,而对方又在进行祷告,这样的“场景”,司机的“正常举动”很容易被理解为“非正常举动”,而穆斯林会产生“祷告有理阻路无罪”以及“华裔司机故意骚扰”的错觉,因此在同一族群共同的意识下就会形成滋事的“共识”,当一两个人“起义”时“同一群体”的人就容易被“传染”,暴力也跟著爆发。
如果同是穆斯林的车子路经此地而受阻,情况会否不一样?他们会耐心的等待还是也会鸣笛,而殴打事件会否发生?玻璃市州宗教司阿斯里呼吁穆斯林不要因为祈祷而阻碍交通,不论是否是对上述事件的回应,但反映阻碍交通会引起道路使用者不便的“事实”。
小犯罪致大麻烦
同样的引起广泛关注的华巫两个族群的群殴发生在2015年7月间。一名22岁马来青年在吉隆坡武吉免登区的刘蝶广场内一家手机店偷东西,被华族店员发现后报案交警处理。不过这名马来青年当晚被警方释放后,偕同一群人重返手机店报复,殴打店员并砸坏店面。当时,另外一批华裔青年也加入殴斗,华巫两个族群双方就在广场大打出手,结果一件偷窃事件就变成是“族群暴力冲突”。
事发后,网络上很快充斥著种族冲突的言论,马来人与华人互相指责对方。马来人指华裔商家售卖山寨版手机欺骗马来客户,合理化马来人的报复举动。华人反击本身在马来西亚长期面对不公,族群之间互不信任早已存在“心结”。穆斯林消费者协会甚至指责华裔商人就是“骗子”,经常通过卖假手机欺骗马来消费者,获得暴利。
所有社交媒体的讨论都围绕在种族的“博弈”,而事实只是一场偷手机的犯罪事件。英国广播公司形容,小犯罪导致大麻烦,暴露了马来西亚种族关系紧张的现状,这句话离事实不远。
此前,首相纳吉吁请国人不该带著“有色眼镜”来看待这起偷手机的“刑事案件”。他还责令对媒体进行全面监督,对破坏种族和谐人士采取行动。
马来西亚的种族矛盾不始于今天,在马来西亚政治的操弄下,已为种族分化埋下恶果。选委会对选区划分的动机,刻意强化种族的区分,本身在体制上就是制造族群“各自为政”的事实,今后政府在选区的拨款及环境的改善等,会否存在差别待遇正拷问这个制度对各族的“公平性”。
模糊问题本质
华文小学及独立中学的存在,经常被挑起并形容是国家团结的绊脚石,独中统考的承认与否也从学术的考量沦为政治的考量,政治人物热衷“责怪”语文是种族矛盾的根源,完全无视不公平政策才是国民团结的障碍。
对于穆斯林祷告导致交通堵塞的是非,网络上族群之间的互相谩骂与指责无助于改善彼此的关系。马来西亚独立60年,族群的和谐却经不起一击,这是谁之过?
“偷窃手机”与“鸣笛示意”都会在族群本位思考下无限的被放大为“对方的错,己方的对”。不满情绪使得理性讨论难上加难,事实与假象模糊了问题的本质。
但是,先动手打人是错的,是一个犯罪事实必须先认定,不然任由“自我解读”只会合理化暴力,是非不分,将会为今后的暴力再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