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华教发展过去面对政治的打压,举步维艰。华教领导深信团结的必要,在林连玉、林晃昇、沈慕羽的年代,在屡战屡败中,华人的意志力使华教得以维系与壮大。
但不幸的,2012年一所“关丹中华中学”的身份认同问题,自此争议不断,开始分帮分派,华教领导层明显出现两大敌对阵营,结果造成历史性的分裂。分裂的双方都尊崇族魂林连玉,但展现的行为却是毫不妥协、互不相让的斗争心态,使董总这座华教堡垒2015年还演出“剑拔弩张”的叫嚣,结果是金字招牌褪色,华社痛心疾首。
华教的问题一箩筐,分裂不利华教,斗臭斗垮,只有令亲者痛,仇者快。目前双方仍然在大众媒体或社交媒体上互相叫板,尽管领导权的纠纷还在法庭审理中。
恶意多于善意
雪隆董联会署理主席邹寿汉在最近发展华小工委会及各校三机构领袖交流会上指责董总已然“国阵化”,引起董总领导层的强烈不满。董总是否已经“国阵化”,而“国阵化”的标签为何会引起董总如此激烈的反弹?
看来“国阵化”包含了许多意涵,大家心照不宣,不然“国阵化”应该是抽像的,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董总何以暴跳如雷。从语义背后的意涵来理解,“国阵化”包含更多的是贬义,董总抗拒“国阵化”的标签又代表了什么?难道国阵在民间如同“苛政猛于虎”。
事实上,华教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血泪史,而其抗争的对象就是当权者。华小的生存、独中的维系,以及当年独立大学的争取,无一不是在自由平等的人权基础上与掌权的国阵“周旋到底”,国阵凭借强大的国家机器,国会的多数席次,对华教的“恶意”多于“善意”,使华教到今天还是难获平等待遇,统考的不被承认、华小或华中拨款一拖再拖都是明证。标签一:“国阵化”象征是对华教不怀好意的。
华裔被边缘化
华教斗争、民主人权与政治脱不了干系,1985年由各州中华大会堂、总商会及董教总共15个华团为首,同时联合其它主要华团共27个单位签署历史性的《全国华团联合宣言》,就是要对政党政治施加压力。特别是国阵政府在“土著利益至上”的系列政策及行政偏差侵蚀及剥夺了其他种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语言及教育领域的基本平等权利。标签二:“国阵化”象征是土著优先无视民权的。
国阵的成员党,以巫统马首是瞻,其他成员党只有俯首称臣,几乎是当家不当权,华人的政治诉求,往往难以成功落实,连增建或搬迁华小都要一再看巫统脸色。华基的政党包括马华、民政不得不承认马来西亚华裔被边缘化,几乎在巫统面前只有“唯唯诺诺”,委曲求全,在争取权益上如马华前总会长翁诗杰形容的只能获得一些“剩菜”和“面包屑”。标签三:“国阵化”象征马华在国阵是难有作为的。
华人社会不敢寄望马华能有什么大作为,只有把不满的情绪化为选票支持反对党,行动党是最大的受益者。马华前总会长蔡细历曾威胁华社,一旦马华在第13届大选成绩不如第12届,马华领袖将“不入阁不当官”,结果华社不买账,马华还是在选举中遭遇滑铁卢,威胁不成反而被华社“教训”。巫统认清马华当官心切,蔡细历的“不求官”成了笑柄。标签四:“国阵化”象征是原则可以为官禄妥协。
身在曹营心在汉
1982年董教总打著“打入国阵,纠正国阵”旗帜加入民政党的四君子,许子根、郭洙镇、江真诚和王添庆,最终不但没有纠正国阵反而被国阵纠正。看来“国阵化”是强势的,是具有渗透力的。
国阵在华人的心目中已经失去信心,是反对势力能够在上两届选举突围的重要因素之一,把民间团体标签“国阵化”,是充满贬意的,这也透露了当权者不获华社人心的反映。
董总驳斥被标签“国阵化”,是要传达对国阵的排斥,讽刺的是那些身为董总领导层的部分马华党员,心理必然五味杂陈,是否意味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不然马华作为国阵的一员,听到“国阵化”的标签应该是欣然、坦然与喜悦才合乎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