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火的课题应该就属选区重划,不仅闹得沸沸扬扬,怨声四起,选举委员会更被朝野阵营骂得狗血淋头。这是选委会时隔13年后公布的选区划分建议,建议包括12个国会议席和34个州议席的改名,以及新增加13个沙巴州议席。而最引起争议的则是共有113个国州议席的选民人数大挪移,部分议席的选民人数大幅度增加或减少,改变了选民架构。
这次的选区重划,在野党自然强烈不满,认为113个受影响的议席中,大部分都是反对党胜出的选区,因此认为选区划分是专门为国阵所设计的,并指许多选区划分明显将选民“分门别类”、选民人数差异巨大,也引起违宪及破坏种族团结之嫌。
不仅在野党不满,国阵成员党也对新划分的选区表达不满,因为选区重划之后似乎打乱了各政党的算盘,让之前的耕耘付诸流水,而新的划分也不利于多元种族和宗教发展。尽管选委会主席拿督斯里莫哈末哈欣反驳这些言论,指选区重划建议并没有为了某方利益,及强调有关建议还未成定案。
选区划分种族化
对此,我想请问选委会,他们是基于什么基础来做出这次的选区划分呢?是根据各选区的选民人数吗?是否要让所有的选区的选区人数可以比较平均?但我却不见得。
看雪州八打灵北区(将改名为白沙罗)选民人数将激增到15万人,涨幅达76.16%。相反的,雪州梳邦的选民人数却减至7万3448名,减幅度达42.86%。如此大的选民人数差别,选委会必须解释。若不是以选民人数为考量,那么选委会是不是以种族或宗教因素来拟定选区划分的建议?那就更不理智了,难道他们忘记了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宗教文化的国家吗?
站在民政党的立场,我不排除选区重划将导致民政党打算上阵的一些混合区的华裔选民变多,这对民政不利。民政党在2013年全国大选竞选的选区中,有7国12州涉及在本次的选区重划。这些议席当中,霹雳州的安顺和太平国席,联邦直辖区的峇都和泗岩沫国席,雪州的蒲种国席,柔佛的新邦令金国席,马六甲的峇章州议席,都属于单一种族比率不超过50%的混合选区。而选委会提出重新划分建议,将把马来人和华人选民隔开,违反了马来西亚一直强调的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方向,是非常不理智的行动。
我们一直说要团结,并且一直强调多元种族是我国的最大优势,如今选举委员会却在选举把马来人和华人隔开,已经和团结的理念背道而驰。
民政党在大选上阵的选区除了混合区外,主要都是以华裔选民为主的选区。相比于在华裔选区上阵,民政党在混合选区中上阵反而较有优势。由于华裔选民倾向将选票投给反对党,因此民政党在混合选区中必需依靠其他族群的选票,才能更有胜算。我们的分析显示,民政党打算上阵的混合选区中,大多数选区的华人选民比率都增加,反而没有混合区的马来选民人数增加,这对我们是不利的。
不应随便喊闪选
这次的选区重划建议也令反对党做了很多小动作。希望联盟因不满选区重划建议,恫言可能在雪州进行闪电州选。但照我来看,这更显示希联为的只是本身的政权及官位,根本不尊重宪法及法律。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即使不满选举重划的建议,也应遵循正确的管道抗议,而不是动不动就喊要闪电州选,因为这根本无法解决选区重划不公的问题。行动党拥有数十位国会议员,他们大可指示本身议员在国会对选委会的选区划分建议提出抗议,这才是符合民主及尊重宪法的正确解决途径。
闪选的做法只为了保住政权,而不是要解决选区重划不公平的问题。行动党从要槟州闪选,到向雪大臣阿兹敏施压,以在雪举行闪电州选的事件,显示该党是一个不尊重宪法及为保住权力及官位不择手段的政党。
至于民政党,将就选区划分建议,收集地区选民的反对信函,提呈予选委会。民政党在上届大选竞选45个国州议席中,多数的议席都受到选区重划冲击,因此将圈定几个主要影响的地区选民反对信函,提呈选委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霹雳木威国席,选民人数增加了50%。
总括来说,选委会的选区重划建议严重缺乏透明度,人们根本不知道选委会重划选区的依椐和基础。无论选区怎么划分,都应秉持两项重要的原则,一是选区必须反映出大马多元种族、文化及宗教的国情,其次则是必须确保代议士能够更有效的服务选民。我不希望马来西亚逐渐走向单元化,因而引起种族关系紧绷,进而形成神权主义,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