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部长依斯迈沙比里“抵制华商论”的评论已不胜枚举,至少在中文媒体是随处可见的。除了评论人王维兴的“依斯迈的阶级观”[1],大部分抨击依斯迈的人,是因他针对华商而展开抨击。
在种族政治的大环境下,以种族角度来回应种族问题,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无奈。自觉地跳出种族的框架,才可以摆脱不自觉的种族主义,看到问题背后的真正问题。
读者或许会说我断章取义,或者脱离社会背景,可我想从“公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的角度,浅谈依斯迈所提出的“抵制/杯葛论”。
“杯葛”一辞取名于英国职业军官杯葛上尉(Charles C. Boycott)的姓氏。杯葛是19世纪70年代末爱尔兰的土地经纪,他因拒绝在发生饥荒后给佃户减租减息,因而受到农民严重抵制,杯葛最后不得不屈服。故后人以杯葛为集体抵制之意,所以杯葛运动也即是一种抵制运动。
历史上最有名的杯葛运动,非蒙哥马利巴士抵制运动(Montgomery Bus Boycott)莫属。开始自1955年年底,持续了一年左右的蒙哥马利巴士抵制运动,展现了非裔美国人以及支持民权运动的其他美国人,反抗种族隔离与社会不平等的决心与毅力。
独立以前的马来西亚,也曾有过杯葛运动。人民力量中心和全马联合行动理事会(PUTERA-AMCJA)反对英殖民政府提出的《1948年联邦宪章》,并提出《人民宪章》,于1947年10月20日发动总罢业(hartal)[2]。
现在我们回到今天的问题:世界油价下跌,国内物品价格没有变动,问题出在哪里?农业部长依斯迈沙比里把责任推给华商,指华商趁油价下跌捞取盈利,不降低物价,所以唯有杯葛华商,物价才能下跌。
成本是物价根源
要物价下跌,首先要制作成本下跌,制作成本主要分为原材料和能源。一般上随著世界油价浮动的国家,其运输费、电费和燃油费也会随著变动。比如新加坡,其电费随著世界油价下跌,于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间,下跌9.3%,天然气价格则平均下跌19%。
世界油价虽然下跌,我国马币却一直在贬值,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也跟著上涨;加上国能自2014年1月1日调高电费,昨天终于调低电费,降幅介于3.9至4.3巴仙。
根据国能,电费没有马上出现变动,主要是政府是根据不平衡成本转嫁(Imbalance Cost Pass-Through)调整国能电费,而这项调整是每半年一次。另外,国能以津贴定价从国油购买天然气,所以世界油价下跌对原本比市价低的天然气价影响不大。
实际上,政府的天然气津贴当中55巴仙或137亿令吉的津贴是独立发电厂享有,45%或112亿令吉是供给工业、商业或家庭用途[3]。
独立发电厂获得天然气津贴后,却以高价售电予国能,国能只得把津贴成本转嫁到消费人身上,造成电费居高不下。
同时在油价下滑的情况下,政府调高快递(courier)服务最低收费,以土著富商赛莫达拥有32%股份的大马邮政公司快邮(Poslaju)收费为例,重量少于500克的邮件或包裹收费将从3令吉50仙调升至5令吉,如果加上税务征收,收费升幅高达51%,结果运输费不降反而上升。
依斯迈沙比里如果真的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依归,他应该质问,为何独立发电厂享有大部分的天然气津贴,却依然以高价售电予国能?为何政府在世界油价下滑之际,调高快递服务最低收费?依斯迈甚至可以发动杯葛独立发电厂和大马邮政公司。
杯葛是弱者行为
可是依斯迈沙比里是一名部长,并非普通百姓,要华商降低物价、要电费下降、快递费下降,不需喊话杯葛,他大可在内阁商讨决策,确保物价跟随油价下跌,惠及全民。如果他坚持要抵制华商,他倒不如辞去部长一职,因为杯葛是弱者对抗当权者或财团的武器,通过集体抵制来推动变革,而不是一名部长可以拿来消费的政治把戏。
(按:内阁11日宣布调降今年3月1日至6月30日的电费。其中,马来半岛每千瓦时调降2.25仙,而沙巴和纳闽每千瓦时则降低1.20仙,约3.5%。)
[1]王维兴“依斯迈的阶级观”:http://goo.gl/jkZBCd
[2]10 Tahun Sebelum Merdeka:http://goo.gl/fxkdsW
[3]TNB Pricing and Tariff:http://goo.gl/MuLa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