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308之前,我们无法想像会有一个组织在反对党阵营内崛起;更加难以思议的是,顺著大气候的形成,一个声称为“人民联盟”的组织在一周内即告成立。
虽然在2008年我们看到的不是“反对党阵线”(反阵)的死灰复燃,而是一个十分松弛的合作体,一边是公正党与行动党达成一对一单挑国阵的战略;另一边是公正党与伊斯兰党也同意一对一对垒国阵。彼此之间没有发表共同宣言,也不讲究单一组织的单一行动,而是让各党各自表述,但就在不甚受看好的情势下,这一年的大选竟然狂刮反风,把原来的政治局面转变了,变成新的格局出现,一时之间突然5个州被反对党拿下,它们是吉兰丹、吉打、槟城、雪兰莪及霹雳(不过霹州政权在一年后,即2009年被国阵夺回)。反映在国会方面,反对党也大跃进,夺下82个国席,国阵则以140席继续执政,但已失掉2/3多数席的优势。
这种“天赐良缘”倒给安华一个大好机会,他抓住了时机,成立了“人民联盟”,此后就以“民联”立足于政坛。虽然安华已是这个组织的“真正盟主”,但一直未能确定其法定地位。直到今日为止,这个组织仍未能用共同的“党徽”参加大选,还是回到原来的各自用回自己的党徽选举。
本来这样的安排也没什么不妥(只是被敌对阵营揶揄未能推心置腹地合作,有些貌合神离),但转眼间的瞬变就出现在2013年大选前竟节外生枝地发生行动党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在情急之下,行动党打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绝招,那就是在西马使用伊斯兰党的标志参加大选;而在东马使用公正党的标志,顿使政坛产生难以预料的结局。
505后新格局
今天我们回想起来,若是行动党用伊斯兰党和用公正党的党徽参选而胜出,会否加速促成“三党合并”?这个假设性的问题也没有人会回答,因为到最后还是没有发生。
在一切未大改变下,我们又看到2013年505的大选,更进一步冲击了国阵友党的势力。其中马华、民政党与人联党蒙受严重打击,而民联中的行动党首次在国会拥有前所未有的38个议席。
相比之下,公正党拥有30席、伊斯兰党拥有21席,势力保持,未有大突破。
正由于2013年大选带来的某些变化,今天我们又看到一个新格局在潜移默化地移动。
第一个较为人关注的是伊斯兰党的走向,它在505后并没有明确表态拒绝与巫统的商议,但也没有跨前一步,让它在原地踏步。只是如果我们回顾巫统与伊斯兰党的合作又斗争的历史,不难发现伊党正在探讨合作的可行性。它当然不愿意重蹈1972-1977年的有限度合作,以致后来被迫离开国阵。因此巫统也好,伊党也好,它们都要推敲又推敲合作的程序与程度。
在这方面,巫统从老大到老二都无任欢迎回巫对话与合作。而刚当选的伊党,选出一个较为平稳但趋向保守的团队,因此期望在近期内回巫有大突破也是不易成事的。
不过如果我们考察从308到505的伊党政治动态,它似乎不再对巫统有很大敌意,也有商议的空间。这就让人不断地猜测下一步是什么?
回看伊党与安华的关系,以及行动党在大选前也敢用伊党标志竞选来看,它似乎让伊党有留在民联的理由,即不能对不起安华,也不能离行动党而去,也就造成当下伊党有些左右为难。
至于公正党与巫统之间的恩怨系于人事上。在安华主局的今天,即使他有提出成套的国阵与民联对话,但也不得要领,因为这种对话在国阵看来是达不到成果,也就没有下文。
民联东马战略
反而在此时,公正党在东马发生了问题,除了有两名议员跳槽及一批干部退党倒向国阵外,也在军心上有所冲击公正党。
对此,我们注意到行动党领袖林吉祥针对近期事件的发展,拟就了一系列的战略和策略,比较关键性的是如何加强东马的攻略,因为东马的政治生态与西马有所不同,种族成分也较复杂;更何况西马东渡的政党面对一些的抗拒而不易打成一片。这之中比较成功的是行动党,它几乎已打入人联党的地盘,但那也只是不到1/3的势力,剩下的2/3势力仍归当地的砂拉越政党所有。还有东马的沙巴也是国阵的堡垒区之一,这就考验公正党如何在东马本土培植新一代的接班人。
当然行动党算是民联中坚定的一位盟友,也是对安华的“承诺”。当下行动党要顾及的是党内一些州的矛盾与失焦,以便能重新整合。
总而言之,在现时民联的问题比较多,也容易浮出水面。这要看安华如何凝结其势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安华必须让三党看到,直到今天为止,他是唯一的尚未有人取代的共主;还有他必须提防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从而影响三党结盟,这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