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提议本地大专应逐步转为国语教学,我国教育政策因此又引发了另一轮的争议。有趣的是,连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也就此而呛声,警告政府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学生与数理知识渐渐脱节。
除了工艺大学(UTM),本地大学在最新的年度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皆下滑。根据QS分析主任索特(Ben Sowter)表示,我国大学还未能生产出能让其他机构广泛引用的研究。换句话说,本地大学的研究工作质量,仍然无法与那些在榜上排名居高的国外大学媲美。所以,提升国语在大学领域的地位,只会弄巧反拙,导致本地大学的研究更加不受欢迎。
无法跟上国际水平
在迈向国际化的当儿,本地大学每年度都开放了不少的学额给予国际学生。当然,若要吸引国际学生前来我国大学深造,提供英语教学是必然的条件之一。
如果接下来正如教长的倡议,本地大学都全面地实行国语教学,那么此举是否会影响国际学生报读我国大学的抉择?笔者认为,教育部在落实大专国语教学政策之前,有必要三思而后行。
无可否认,数理知识的传授,都是以英语为主要的媒介语。我国现有的国语数理科课本,其内容大部分都已经过时,并且不能吻合当今的国际水平。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若要把最前卫的数理知识翻译成国语,政府肯定要投入不少的资源。况且,翻译的做法也存在知识传授被疏漏的风险。如此看来,本地大专的教学若偏向国语,最终将造成其学术表现无法跟上国际水平的步伐。
在私人企业界里,特别是跨国公司,一般上都非常注重员工的英语掌握能力。无论在书面上的沟通,还是与国外的工作伙伴交流时,英语自然而然将成为主要的媒介语。并且,技术人员若掌握好英语,也能够协助公司促进多方面的技术转移,从而提升本地企业的竞争力。如果本地大专的学生只能通晓国语,那么他们毕业以后踏入职场时,将无法迎合雇主所要求的就职条件。
回顾较早前所推行的《2013-2025年大马教育蓝图》,教育部为了确保学生掌握好英语,从2016年起,英语将被列为大马教育文凭(SPM)必须及格的科目。可是,在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教长竟然倡议大专教学逐步转为国语。教长此举似乎有点自相矛盾,而教育部也看来好像没有一套长远而实际的教育政策与方针。
我国若要迈向成为先进国的目标,教育部不可以老在教育政策上开倒车。难怪敦马这回针对废除英化数理政策的课题,也显然地表态得非常激进。他甚至呼吁支持用英语教数理的人士,走上街头示威。
“试问,上学是为了学习知识,还是学习语言?”,教长看来要被敦马的这一句问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