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连假,台湾的新闻免不了塞车、烤肉与月饼热量,今年又多台风天兔搅局,各家媒体都在关注能否赏月。这是阖家团聚的节日,即便节日气氛愈趋淡薄,应景的吃喝玩乐仍不稍减。

并非每个人都能安心度假,无论是关厂工人、被拆迁的住户或受到不当迫害而导致伤亡者,他们的家庭必是乌云笼罩,更甚者家破人亡。以残暴的手段行建设之事,让“民主”、“进步”、“自由”都蒙上阴影。更别说房价飙涨,居住大不易,“家”是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最基本的生活要求,而今却成为遥不可及的所在。

传统文化安土重迁,我父母一生都居住在南投,每到台中、台北,总是来去匆匆,不是嫌车多危险,就是抱怨不好停车,也会碎碎念都市生活物价高。我的家乡南投有山有水,的确是台湾最适合居住的地方,有人会说乡下地方没什么发展,然而没有发展却使它得以保持美丽,有广大的农田可以驰骋奔跑,远望青山绵亘,非常舒服,我就是这样长大。没有财团会去盖大饭店破坏生态景观,也不会因为都市更新被迫迁徙,对人民而言,任何发展都比不上吃饱住稳。

那是家的感觉

在北部生活16年,台北几乎成为第二个故乡,从木栅搬到永和,再搬到古亭,搬过4次,每一次都是生活的改变。每到新居,我必探索附近的饮食、超市、五金用品行,走路到附近的公园,骑著脚踏车熟悉巷弄的尽头与延伸,提早一、二站下车,望著店招与天空。那将是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也是我认定以为“家”的地方。

曾经居住过的每一处都留有我最深刻的记忆,关于感情、关于友情的记忆与生活点滴。刘若英说过:“有时候你离开的不只是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也是舍弃你生命的一部份。你离开那个空间,等于把你自己的一部份也永远遗留在那里了。某个程度上来讲,你每搬一次家,你的生活也必须重新开始,生命的长度要重新计算,你舍弃的不只是身边的物品和邻居,你也是切断时间的延续性。”即便每个住处我都能闭著眼睛或在黑暗中熟知物件所在,每每在某些时刻会在习惯动作之后怔忡,身体的记忆永远保存著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过去。

那是家的感觉,是既安全又熟悉,有温度的地方。

九月初,伴侣盟将多元成家的草案送进立法院,并在凯达格兰大道上办桌,办桌是最草根的祝福方式,也是台湾本土文化中最具人情味的一环。有许多宗教团体高举反对的旗帜,认为草案是毁家灭国的举措,然而多元“成家”明显地是更重视情感关系,更肯定与拓展“家”的定义,甚至规范情感、保障幸福,这些宗教团体显然误会大于理解。

各种“家”的形式

安洁拉‧卡特(Angela Carter)曾写道:“人类有种特性:如果没有家庭,他们会自己发明一个。”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家”的形式与存在,比如教会,比如系所或是各种机构,家的样貌并非只有婚姻缔结才会产生。九月天主教教宗发表对于同志平权的看法,说“教会应该是所有人的家”,又反问说“上帝若遇见同志,会以爱肯定还是会指责、拒绝呢?”教宗的话语使人深深反思,我深信爱是胜过一切的,赞美之泉的歌〈回家〉说“回到永恒爱的家”,这个家是让“喜乐充满我的心”,宗教不能自外于家与情感,也必须了解家的内涵,方能不自误又误人。

“家”的匮乏一直是现代文学尤其是同志书写中很重要的主题,以家喻国,权力体制不接受、家人不接纳的当下,孽子便被逐出家门,逐出家人心之门坎。在白先勇《孽子》笔下,新公园成为他们的家,温柔乡成为他们的家,那些青春鸟、那些长辈都如家人。电影《遇见好男孩》(Latter Days)中,被家人与教会舍弃的Davis,餐厅老板娘与工作伙伴接纳他,他们在一年将尽时围在一起聚餐,老板娘举杯敬大家都是家人,反倒是亲生的家人,连《圣经》的话语“其中最大的是爱”都无法领会,何其讽刺。台湾的同志书写多著墨在家人关系上,尤其是父子关系,我们常说家是避风港,但对这些被迫离开原生家庭的人而言,回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只能透过书写找到和解与对话。

中秋节最常听见的词是“月圆人团圆”,在此节日,仔细去思索“家”的意义,以爱与喜乐充满心,与时俱进地去看待多元成家,去看待社会中许多不能享受阖家欢乐的弱势人群,这才是“家”在这时代扮演的角色。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魔鬼的哲学

名家

当初被王云五字典中的“经济学者,经世济民之学也”所诱导,天真地去念经济学。其后在课外参考书中始料不及地得知经济学竟然被西...

阅读全文

杨善勇:高速铁路这一道应用题

名家

一个马来西亚的规划之道,国人知之,特色在于没有规划:灵光一闪,惊天动地的噱头毕现。只要领导没有问题,一切就没有问题。翻开...

阅读全文

从隐蔽战线到武装斗争--《风雨征程──地下组织新盟简史》序(节录)

名家

当数个地下组织,诸如:雪盟(雪兰莪民族解放同盟)、解阵(马来亚民族解放阵线)、新青盟(新民主主义青年同盟)、新盟(新民主...

阅读全文

从隐蔽战线到武装斗争--《风雨征程──地下组织新盟简史》序(节录)

名家

视诸历史,举凡革命运动,都有一个曲折的、险阻重重的、从隐蔽斗争到武装战争的过程。马来亚与后来马来西亚的现实,也都经历著这...

阅读全文

传奇陈平与马共反殖斗争

名家

陈平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回忆录《我方的历史》,充分体现当代社会历史面貌以及各种政治势力的互动过程,思想启发性强。它丰富、...

阅读全文

谢诗坚:透视陈平的时代背景

名家

马共总书记陈平(1924-2013)的逝世象征著一个时代的终结,而这个时代是与国际社会的整个局势息息相关的。回顾陈平89...

阅读全文

陈锦松:对母语永不言弃--写于《在国家建设中的母语教育》论坛前

名家

一个民族的母语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该民族对其语文文化的执著。存在的外在因素,会通过各种政治因素、行政手段以左右一个民族的母...

阅读全文

迦玛:土著议程对弈老死不相往来--大选验证烟囱政治系列(十五)

名家

505后第4个月……9月2日RON95汽油涨价20仙,9月14日首相纳吉在沙亚南玛拉工艺大学“强化马来人经济大会”上指出...

阅读全文

孙和声:国家一体、文化多元--论多元一体的大马

名家

大马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不少人会认为,大马要成为一个国族国家(Nation-State/Negara Bangsa...

阅读全文

落实教育蓝图,不是教育“烂”图

名家

《2013-2025年大马教育发展大蓝图》经过了长达15个月的筹备,终于在9月6日由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向全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