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初,日本军国主义者和英殖民地者就开始摧毁及扼制华文教育的发展。当年新马的华人全力支援中国8年的抗日战争,所以在1942年日军占据新加坡和马来亚期间,华校就惨遭摧毁,校舍被焚烧或改为军营或刑场。1945年日军投降,英殖民地重新控制新马,那正是马来民族主义和马来民族意识的高涨时期,也是反殖民运动空前发展的时期。当时左派影响力大增,要求独立自治日益强烈。在这种国内外的形势底下,英殖民政府充分发挥其“分而治之”的手法以保护自己的利益。1946年英殖民者力促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成立,使新加坡分割出来,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以继续保有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和商业的利益。同时,实施较宽松地对待非马来人申请公民权政策。
当面临马来集团的强烈反对时,殖民者又在1948年成立马来亚联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保留了马来人的特权,转而对非马来人公民权的申请采取苛刻的限定。不仅如此,殖民者还颁布了紧急法令,进行全国戒严并宣布马来亚共产党为非法组织,迫使该党转入森林继续斗争。当局为了切断对马共的支援,把约60万住在乡区的华人,迫迁到400多个遍布全国的变相集中营中,这些集中营美其名为“华人新村”。该措施影响了华人的生计,不少华校因此被迫迁,许多师生被拘禁和驱遣出境。
英殖民地政府同时加紧了对华教的控制。1949年新加坡推出《5年教育补充计划》,欲将各源流学校纳入以英文为主流的新教育体系。1951年马来亚颁布《巴恩教育报告书》,要求以英、巫为教学媒介学校取代其他源流学校。《1952年教育法令》鼓励各源流学校改制为国民学校。《1956年拉萨教育报告书》提出将各族儿童统一集中在以马来文为教学媒介的学校的“最终目标”。
1950年马来半岛的华校共有1319所,学生人数约22万,1957年独立时增加到40万人。新加坡的华校在1950年计有287所,学生约7.3万人,到1957年增至14万人。砂拉越在1955年有246所华校,学生3.5万多人。据1960年的统计,沙巴有119所华校,学生约有2.6万人。当时在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尼、泰国、越南、缅甸、菲律宾等国的华校学生,估计约120万至130万人。随著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英国政府加强了思想意识的防线。巫统继承了这种思维,有领袖质疑华人对国家的效忠,在抗衡中国影响的思维下,华校的生存也就危机重重了。
应扶持各族语文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洲局势暂时有所缓和,国内外形势有所转变。然而,印尼却发生严重的排华事件。在1955年印尼原有1669所华文学校,共计45万学生,到1960年就有72%华文学校被迫停办。印尼政府1960年又禁止华人商店使用华文招牌,1965年禁止所有的华文报刊出版,并爆发了“930政变”。极端民族主义政客以反共为名对华人大开杀戒,近40万华人被屠杀。苏哈托政府上台后,关闭了所有的华文学校,1967年颁布了《解决华人问题的基本政策》,对华人实施全面的强迫同化政策。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马来(西)亚政府为了贯彻其既定的种族同化政策,在教育方面就通过各种法令和政策,以及行政措施来制肘华文学校的发展,同时企图蚕食和变质华小和泰小,如宏愿学校计划、小学数理以英文教学等措施。《1961年教育法令》迫使华文中学改制,《1996年教育法令》规定:除了在第28条下设立的国民型小学,或者部长所豁免的其他教育机构以外,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必须以马来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以实现“最终目标”。
在单元教育政策下,华文教育的生存面临严峻的考险。为捍卫华校的存在与发展,华社一方面提高对华校存在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另一方面则采取有力措施抗衡一切不利于华教的政策。
董总去年主办了5场请愿大会,11月25日的请愿大会,提出反对不利于各族母语教育的建设、妨碍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贯彻单元教育政策的《2013-201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促请政府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全球多元的格局以及我国多元社会的国情,建立一个为全国人民所接受的国家教育体系,满足各族人民的需求和促进各族的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在尊重国语的同时,也维护及扶持我国各族语文和文化的发展。这应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