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行动党实权领袖林吉祥翻旧账,炮轰马哈迪主政22年间挥霍了国家千亿令吉公帑。前首相出人意表的回应,竟是主张执政当局不妨彻查全体受颁“敦”衔的子女家属。乍听这话似与“无厘头”无异,实则是话中有话,志在“沛公”。
到底谁才是马哈迪意有所指的“沛公”,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真正值得重视的,倒是这两位分属朝野的政坛元老,对待挥霍公帑的潜在意识,或多或少已在这次的公开抬杠中显露出来。
林吉祥数落马哈迪的千亿元挥霍,并不新鲜。这同过往针对执政党的贪污丑闻的言论一样,虽说内容涉及公众利益,可它始终不脱政治语言的本色,志在揭敌疮疤而已。一轮炮轰过后,很快又平静如常。待大选战鼓频催,或许同样的批判又再次登场,让敌营又受窘一次。
如此周而复始的炒作,可怜的是五年才当一次“老板”的选民。眼见有人为公帑备受挥霍滥用而出头,心正暗喜,殊不知却是空欢喜一场。在闻弊之馀,执政 党固然不动如山,揭弊的在野党何尝不也是一派的和稀泥。莫说要穷追猛打、追讨公帑到底,即便是时而跟进,恐怕也不屑为。只因不到选举季节,炮火再猛、词锋 再利,也属白搭。
季节性的“弹弊”政治秀?
印象所及,年前沸腾官场的巴生港口自贸区(PKFZ)弊案,即是一例。2007年林吉祥率先在国会内外针对此案发难,惟始终还是隔靴搔痒,不像当下 的“养牛场弊案”般,能提出具体证据,令涉案主角难以招架、无所遁形。虽然如此,当年一鳞半爪的疑点,却也让在野党卯足火力,令马华在雪隆兵败如山倒。
及至2008年308政治海啸后,我入主交通部并下令彻查此案时,林吉祥的炮口却离奇地舍弃涉案人,而转向查弊的一方。当时摆出的态势,就是一口咬定我的查弊动作是掩人耳目的虚招,不折不扣是未审先判。
几经折腾,外部稽查Price Waterhouse Coopers(PwC)的调查报告出台公布。饶有趣味的是,他及一众扛著打弊旗号的议员同志,却只对报告里的预测性数字大作文章。根据该份报告预测,假 设巴生港务局(LPK)持续不能摊还债款,继让自贸区萎靡不振,其债务自是利上加利,似雪球般愈滚愈大,预计到了2051年,其本利和总额将达马币125 亿令吉,比原先本已严重超支的46亿令吉,更要翻上不只双倍。
于是,自此以后,这宗巴生港口自贸区(PKFZ)弊案,便以讹传讹冠上了所谓“125亿令吉丑闻”的称号。虽说弊案是人人得而揪之,但这毕竞只是假设性的数字。硬把它当作确实数据,很容易会引起质疑争议。是以,要查弊打弊,不论朝野都得要精确无误,才能令人心悦诚服。
不见后续检控行动
平心而论,查弊打弊绝不能弄虚作假,或仅只是轻弹浅唱一番。回想自己正因笃信这个信念,当时才会彻底豁出去,以交长职权于2009年6月10日成立专案独立调查组,进一步针对PwC稽查报告挑出的弊案疑点,展开抽丝剥茧的跟进调查。
原以为于20098月10日年提呈的结案报告,将会是迈向真相大白的完结篇。然而让人好生纳闷费解的是,官方检调单位在接过报告里的全部情资后,这 31个月来,始终保持缄默,似乎已完全遗忘了这一环节的存在,既不见有后续的检控行动(意指林良实与陈广才两人以外的检控),也不闻片言只字的交代。
反观原已拉高姿态,准备严打弊案者,曾几何时却也忽地销声匿迹。虽说这份情资报告,尚由检调单位监管处理,不曾公布,但其所涉及虚支冒领的工程款额 高达16亿4千万元之巨,却向来毫无秘密可言。然而奇怪的是,在野党对此始终不发一言,这未免太令人难以置信。如此一来,要为纳税人追讨赃款的设想,自然 就更属奢望了。打弊到了如斯地步,恐怕连轻弹浅唱的“弹弊”也逐渐称不上了。
这次林吉祥挑马哈迪的旧账,看势头充其量只是轻弹即止,丝毫没有追根究底的狠劲。马哈迪“无厘头”式的回应,料谁也不会天真的以为当局会动真格去彻 查“敦”的子女们。这倒不是因为有“刑不上‘敦’”的法外之法,或所谓“免控权”的免死金牌。而是此言出自前首相之口,它可能纯属打趣之言,也可能意含 “谅你不敢为之”的轻蔑。
姑不论其动机是啥,摆在眼前的现实是,举凡出现弊案,当权者都会急于为它寻找“停损点”、“防火墙”或“下台阶”,就是不让人乘机顺藤摸瓜,扩散其打击面。
然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对弊案万般的护短掩蔽,其实只会加剧各方失实的臆测,对执政当局始终还是一种伤害。相对的,扛著“打贪”旗号登场的政客,倘若只为选票而嚷嚷,这充其量只是季节性的“弹弊”政治秀,离“查弊”、“打弊”又何只千里计!
如今转眼又是纳税人报税的季节,偏又是大选战云密布之际,弊案频传更是点缀了整个政局。纳税人在为税款流向倍感狐疑之际,只求当下朝野的这一番弊案攻防战,能真正以百姓的利益为念,要“查弊”、“打弊”就不能一派和稀泥地玩假。
文:翁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