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台湾跟新加坡因为一连串的外交冲突,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新加坡单方面宣布暂停所有军事合作和交流管道。事因台湾国防部长高华柱在2月中旬新加坡航展期间,曾率领空军副参谋总长刘震武等人访问新加坡,会晤对方军方高层并且参访军事基地。
然 而,这个公开的秘密原本也没有甚么好值得爆料的,任何关注台新关系发展的华文媒体记者身在航展会场,都知道高华柱人出现在现场。可是,参访行程这种“可做 不可说”的内容,却被民进党立委作为个人宣传材料,大肆对媒体放送,最后导致新加坡面对外加压力,不得不宣布与台停止军事上的往来。
不懂其中奥妙的读者也许纳闷,台湾跟新加坡两个八杆子打不著的地方,怎么会有什么军事交流。其实两国在军事合作上是有长久的关系,甚至比想像中还要 深远。在很长一段时间,台新军事交流、合作的事情都是片段式地被传述,不曾公开过任何有系统的记录文献。这也导致外界很难得知两国在军事外交方面的全貌。
1968年1月16日,英国宣布将于1971年12月31日以前把驻扎在新加坡的英军全数撤离,打乱了李光耀原本计划以5到10年的时间完成建军, 从英军手中接过防务的打算。当时新加坡只有两支人数不超过2,000人的步兵营,而超过七成的兵源都不是本国籍,指挥官更是来自马来西亚,使得新加坡短时 间内必须建立起自身的国防队伍。
“联星计划”助新加坡建军
对新加坡而言,建立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国防力量是当务之急。曾有人指出:新加坡建军“已经不是个人的生死存亡问题,而是一大群人、数百万人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李光耀当时对于美国并没有好感,且在越战期间东南亚地区反美情绪高涨的情形下,新加坡也不敢投靠美国。而苏联所遵奉的共产主义,使得双方的合作近乎 零。世界两大阵营都无法支援,只好另想办法。而1970年代的台湾,军事实力强大,且与东南亚国家大多关系良好,选择与其合作,不至于引起东南亚其他国家 的反感。1965年,李光耀向蒋经国提出希望台湾帮助新加坡训练军队的要求。1967年,台新正式开始军事合作的协商。
1973年4月17日,新加坡国防部长吴庆瑞出现在台北市重庆南路“大同之家”(西门町附近,原为台湾副总统严家淦接待外宾的处所)的一项餐会上,吴氏未出席者说明一项名为“联星计划”的军事合作案,是台湾军方协助刚成立不久的新加坡武装部队的计划。
新加坡空军是在1969年成立,在百废待举的情况下只好请老师来加强训练。原本是找了老东家--英国人来协助建军规划、训练等事宜。然而英国人习惯 了当老大,处处像对待殖民地人民的态度与“新老板”相处,加上凡事都要留一手,使得新加坡军没有什么太大进展,只好转向较为牢靠,而且长年有私谊的台湾政 府来求救。
前述会餐两周后,台湾军方经由高层同意(当时蒋介石总统尚健在),即分批派出不少于20人的空军军官,其中包括负责未来建军、作战、训练、飞行等业 务专责人员,是新加坡空军向前迈进、从国外“借来的资本”。这些人都有一些共通点:会飞行,而且飞行技巧纯熟、英文流利,能跟当地官兵、政府沟通。
依靠外援从头开始
这些台湾军官当中有者最后官拜空军司令、作战署长等高阶主管。尤其是司令,虽然是台湾空军借出来的,可是这位刘锦泉将军却是出自马来西亚山城--怡 保的乡亲。这些军官有的直到1988年方才从新加坡武装部队退休,可谓鞠躬尽瘁。李光耀总理在一次餐会上还曾对这些借调的人员表示:“在新加坡所有外聘飞 行教官中,只有台湾的飞行员最具爱国情操,你们是我的最爱……”,可见台湾飞官在当年是相当被倚重而且信赖的。
由于新加坡要求的是飞行技术及经验,台湾空军总部直接从人事资料里面找出合适的人选,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即通知他们搭乘军机到新加坡报到。所以第一批的4人小组抵达新加坡时,身上还是穿著中华民国空军的制服。
新加坡海军也面对蜀中无大将的困境,好在当时有一名新加坡华侨在台湾海军任官。这名邱永安上校年轻时赴台就读海军官校,同时拥有海上与登陆部队的资 历,对于新加坡而言帮助相当之大(据悉邱司令已于10年前在台逝世)。接到祖国的召唤,他从一个当时排名亚洲五大海军强国之一、位列大船海军的台湾,回到 仅有三艘小型快艇(只有两艘适航)的新生国家担任司令。邱司令不畏艰辛,一切从头开始,经历40馀年的发展,今日的新加坡海军已非吴下阿蒙。
现在,新加坡偶尔还是需要台湾的协助,例如新近服役的S-70B海鹰反潜直升机,是要在他们最大排水量的“可畏级”巡防舰上操作的。据悉,该机队完 成美国的训练后,曾借助台湾海军跟新加坡“可畏级”同厂牌、同构型(同为法国DCNS公司“拉法叶级”为基础建造)的台湾“康定级”军舰持续作直升机起降 训练之用。
(上,待续)
文:区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