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件件飘逸华丽的汉服,在350多年前因中国清朝政府实行“剃发易服”政策下,从此退出华夏民族(下文简称“华人”)的起居生活时,还带走了多少华夏文明的精髓与内涵?
近10年来,由中国民间组织发起“汉服复兴运动”,虽受一些知识分子批评,但已开始在各地华人圈子萌芽、扎根与成长。
只是,自清朝“十从不不从”政策开始,汉服长期以寿服、道袍及戏服的形式出现,使到身穿传统汉服的华人,往往面对各种不解、疑惑的目光。
中国成都在2010年时,发生“愤青误把汉服当和服,女孩当街被逼脱衣”的乌龙事件,惟事件引起巨大舆论与反思,却让更多人从此更认识汉服与华人传统服装。
活动应更深化细化
大马汉服运动由青运大城堡支会一行华青领军下,在5年前开始播种,让汉服日益受到新生代的接受。
大马汉服运动联合发起人江志发(37岁)回忆,第一届华夏营只有区区10来人,目前参与人数已近百人,令人鼓舞的是营员回头率极高。
在刚举行过的第5届华夏生活营中,他们更首办了集体华夏成人礼,获得各大中文平面及电子媒体广泛报导。
江志发指出,大马汉服复兴运动走到今天,打下一定的基础,若资金与时间允许下,他们计划从明年开始分成“初级”与“进士级”华夏营,以让营员更进一步了解华夏文明的中心思维与深度。
除了年度华夏营外,他们在传统的华人节日也会身穿汉服及行传统礼节,包括中秋拜月礼仪等等。
江志发说:“我们总不能人云亦云,把旗人传统服装的‘马褂’与‘旗袍’当成华人传统服装、把祭祖活动视为宗教活动,在各个传统华人节日享用应节美食,就当成传承了中华文化。”
在去年开始,他们每年邀请来自中国的资深汉服裁剪师汉流莲,前来大马开办汉服裁剪班。
惟江志发坦承,尽管媒体给予汉服复兴运动广泛报导,仍有人对他们存有误解,最令他们啼笑皆非的是,有些组织视他们为表演团体,发函邀请他们去参与演出。
开放对待异样目光来自中国的资深华夏文化研救者兼汉基会首席宋豫人给予大马汉服运动的肯定。
他认为,汉服在大马走到今天,已来到另一个层次,他建议大马汉服运动持续年度生活营,其他团体或组织可在这个基础下,细化出来,办其他的华夏文化活动,如书法营、射礼(汉家射箭)营。
对宋豫人而言,汉服只是一道进入华夏文明的华丽窗口,里头包涵各种博大精深的文化,需要当代年轻人去“拨乱反正”。
但汉服消亡史承载太多历史悲情,导致复兴者若不慎就被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
宋豫人指出,中国汉服复兴运动面对各种有形与无形的阻力,包括别有居心人士可以断章取义,将汉服复兴运动,视为洪水猛兽。
而大马汉服复兴运动的核心成员,也多次在华夏营及社交网专页上,提醒同袍以开放姿态对待各种不解的眼光及言论。
复兴运动面对资金不足
对新生代来说,他们身穿汉服、养汉家威严及行成人礼,是因为亘古而美丽的华夏文化感动著他们,他们亦用年轻的激情来回敬。
华夏生活营无论完美与否,都是年轻一代为“寻根”所作出的努力。筹委会与营员都是年轻有活力的一群。
在发表会上,一张张青涩的脸孔用颤抖的声音来表达身穿汉服及行汉家成人礼的激动,那是一种叫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动容。
第5届华夏生活营,参与者年龄最小为14岁,最年长者是66岁;参与核心年龄层介于20至35岁之间。
另有一群来自新加坡的汉服复兴运动发起人也赶到云顶清水岩参与华夏营。他们刚在8月初于新加坡举办了第一届华夏营,虽只有逾10人参与,但却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新加坡华夏营筹委陈诗盈受访时说,她说,大马华夏营已办了五届,内容肯定相对丰富。
但大马汉服复兴运动碍于资金不足,发起人纵然有很多大计,但却只能量力而为。江志发希望国内大企业能秉持推动汉文化,资助汉服复兴运动。
尽管每年举办华夏营,但秉持让更多人能接触华夏文化,营费不敢设立太高,每人又获赠一套汉家礼服,使到筹委会每次都需为经费而四处奔波。
他补充,若全国各组织有兴趣举办推广汉服的活动,他们无任欢迎,若时间配合得到,他们可前往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