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来马,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

但外交不是关于喜不喜欢,而是能不能够。实力决定高低。

而无可否认,此次特朗普来马,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外交机遇。

首先,2025年访马的国家领袖众多,全体马来西亚人有目共睹。不说中国总理李强两次来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阔别多年后再度访马。如今美国总统特朗普来马来西亚,加上包括日本、澳洲、南非、巴西、欧洲等各国首脑齐聚我国,不仅让大马再次登上国际版面,也印证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正逐步提升。

另外,此次东盟峰会吸引多达648名大马官方媒体、327名本地记者、1277名国际媒体,可想而知,就马来西亚而言,将获得多大的国际曝光度。

特朗普此行可视为美国重返亚太的重要动作。除了签署关贸协定外,还将进行马美双边会谈,随后前往日本、韩国,并预计在韩国的APEC峰会期间举行"习特会"。特朗普亚洲之行,非常活跃。

21世纪以来,美国总统无论民主党或共和党,皆重视中东。真正较重视亚太的总统,应属奥巴马。单单马来西亚,奥巴马就在2015、2016年来马两次。

特朗普1.0(2016–2020年)期间,除出席2017年菲律宾东盟峰会外,较少参与东盟活动;新加坡的"特金会"则是个例外。

可见,特朗普1.0并未太重视亚太布局。他以商人思维出发、加上美国保护主义的外交策略,目标就是确保世界和平、人人有生意做。因此,他在2020年草拟了《亚伯拉罕协议》,促进中东穆斯林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其中以女婿库什纳为主要对接人——这一段可再单写一篇文章分析。

特朗普2.0任期一开始,全球都在观望他的外交政策。我个人预期是:特朗普将更重视国内事务,优先处理国债、美联储、DEI、非法移民、民生等课题,确保中期选举表现优异;随后再著手国际与中东事务,利用外交塑造"和平捍卫者"形象,为共和党2028年候选人铺路。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特朗普上任仅10个月,就让以哈和谈进入第二阶段——哈马斯释放人质、以色列释放囚犯。在埃及举行的和谈会议中,多国穆斯林国家纷纷到场。印尼总统普拉博沃甚至被媒体拍到亲自在特朗普面前请求其儿子埃里克访问印尼,此举显现美印两国关系亲密,也印证全球地缘政治的转变。

其实有一则新闻本地主流媒体较少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有意与两大穆斯林国家,沙地阿拉伯及印尼建立正常化外交关系。或许是试探风向,或许是真有意图;但事实上,穆斯林国家与哈马斯之间早已有隔阂,各方希望区域和平、远离战争,并非新鲜事。

在全球局势剧烈变化下,马来西亚的外交风向也开始有所转变。首相安华早前表明未被邀请参与以哈和谈,是因为马方"有条件支持和平协议"。近期更宣布在埃及总统塞西的邀请下,马方将参与第二阶段和谈。这除了在特朗普来马前摆好姿态,也让马来西亚减少"比哈马斯更哈马斯"的形象(用我国外交部副部长的原话)。

战争都快结束,各路英雄好汉也需要坐下来谈判。在全球外交斡旋下,马方有没有位置,你喜欢不喜欢,特朗普很重要。

东盟峰会前几天,针对非政府组织的"不欢迎特朗普"示威,安华表明大马国人拥有集会自由,但禁止一切破坏行为。

风向已开始转变。马来西亚需要与更多国家广结善缘。美中两大领导人相继来马,安华哥做梦都会笑。东盟峰会我国必须确保滴水不漏,不仅外交工作要做到位,也要让世界对马来西亚留下美好印象。

这让我想起今年特朗普访问沙地时,一个穆斯林为绝对多数的国家播放了两首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God Bless the USA》和《YMCA》。这两首皆为特朗普竞选期间的经典曲目,更是MAGA运动的"战歌"。沙特此举不仅面子给足、令其龙颜大悦,也向他释放明确信号——我懂你。

我国奉行"主动中立外交原则",本就有自己的立场。然而在全球新格局的塑造下,我国能否在乱局中拨乱反正、弯道超车,这几天或许是关键。

总而言之,若能在短短24小时内,安华至少达成马美贸易关税签约、见证泰柬和平协议签署等宣传成果,再顺势推动稀土生产技术转移进程,半导体产业突破、促进更多"特安会""习安会"——皆大欢喜。那不仅是我国外交的又一次高光时刻,更是利用大国博弈成果,让政策真正惠及人民。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任治荣:利用悲情牌,把失责转赖记者秀

八方论见

最近,针对黄思汉新闻秘书周洳萱,对马华副总会长兼雪州联委会主席拿督刘亚强及马华公共服务及投诉部主任拿督斯里张天赐,在吊唁...

阅读全文

邓国平:从禁酒令看教育资源的不公

八方论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家一句禅偈,道尽世间虚妄。树非树,尘非尘,问题从来不在“物”,而在“心...

阅读全文

杨欣儒:借自华裔方言的马来文词语

八方论见

马来语作为我国的国语,它丰富的词汇有来自各国的,如buku就是借自荷兰语,catur(棋)源自梵文。而其中不乏借自本地华...

阅读全文

赖芊翠:是什么卷走了职场归属感?

八方论见

在马来西亚,不少上班族在清晨醒来时,不再期待上班,而是盘算何时离职。根据跨国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任仕达(Randstad)发...

阅读全文

谢委谒:政治人物不是造成国家衰败的罪魁祸首

八方论见

世界首富马斯克在多次访谈中提到他笃信并推崇“第一性原理”。简单来说,这种思维方式主张让问题回归本质,从最初的起点重新推演...

阅读全文

程大卫:当干净厕所还不是常识 政策推行就水到渠成

八方论见

早在2023年,房地部宣布推出厕所改革,下令全国各公共厕所实现BMW(Bersih, Menyenangkan, Wan...

阅读全文

巫文滔:美国AI晶片出口管制,大马沦为中国规避禁令中转站?

八方论见

路透社今年报导指出,由于马来西亚拥有庞大的半导体及数据中心产业,已引起美方警觉,视其为中国规避晶片管制的潜在途径。报导进...

阅读全文

谢东成: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与慰安妇

八方论见

电影《南京照相馆》有机会角遂奥斯卡奖,但下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是在2026年3月初举行,猜想该片的得奖机会近乎零,纯粹志在参...

阅读全文

张敬恩:鞭打与考试救不了孩⼦:从⼼理学看校园暴⼒与教育失衡

八方论见

短短数⽉间,校园频频传出多起骇⼈新闻:校友遭盗图合成不雅照事件、扎拉校园坠楼事件、马六甲校园性侵案、万达镇中学命案,连续...

阅读全文

周洳萱:灵堂外记者会:一场错置政治悲情秀

八方论见

16岁少女叶芯嫙骤然离世震惊社会,令人心痛。在举国哀伤时刻,民政党主席刘华才、马华副总会长刘亚强及马华公共服务及投诉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