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阳历4月4日清明节正日,我们在登嘉楼甘马挽扫墓,正逢细雨绵绵。我走向距离爸爸墓地20米的“纪念日军南侵殉难华人之墓”献花,双手合十并行三鞠躬礼。
墓碑上写著:“一杯黄土埋白骨,千秋遗恨吊亡灵。公元1942年春发难。”
想起40年代残暴的战事,英雄们保家卫国、许多前人无辜牺牲的事绩,还有至亲生养育之恩、已故好友贵人的扶持关照……,我惦记了,感恩啊!
林连玉基金会主席候渊富告知,他和副主席姚丽芳偕董事成员们、族魂林连玉家属林达、朱治和夫妇等前往吉隆坡福建义山的林连玉墓园扫墓拜祭。林连玉先生倡导多彩多姿、共存共荣,坚持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拥有接受母语教育的基本权利!缅怀林先生的奋斗精神和坚强的信念。
我想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一段话:“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吃水不忘挖井人啊。
人们年年都来扫墓是为了什么?纪念的是什么呢?缅怀的又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思念、惦念、感恩己告别的人的恩典。
“发仔,清明扫墓我缺席,麻烦你代表。”那是三叔林永略从吉隆坡传来的叮咛,这是疫情后他第二年不克一道去祭祖了。
“请我们的侄儿代表我们在外地没回来扫墓的儿孙拜祖先,怀念感谢祖先,祈求儿孙万事顺利;谢谢我的侄儿和你们的家人。祝大家安康!”在新加坡的姑姑林惜卿电话里叮咛道。
大同小异
今年的清明节扫墓和往年大同小异。
由于每个月固定在中国公干14至18天;祭祀安排在清明前与后。清明前3月21日去士毛月富贵山庄拜祭母亲和姐姐,祭品宝盒每年由太太祖香安排,感觉今年多了挺多金条和亿万“钞票”,或许担心“天的那边”也有严重通膨,钱不够用吧。
妻子王家那边,扫墓时间是跟随太太惟一的弟弟Patrick Wee,在3月23日到万挠慈园拜祭岳父王锡桐和岳母周世英。每次的扫墓都十几二十人,四代同堂齐齐到场。根据长辈们说,清明(4月4日正日)前后2周适合去行清,到士毛月的富贵山庄祭拜母亲陈碧珠和姐姐林树芬。今年小儿圳宇和他的媳妇李立新主动要求陪同。母亲是80年代被我安排从彭亨州的北根搬到吉隆坡甲洞与大哥同住。后来小儿圳宇出世,她便协助看顾、三年多后的春节,母亲因心脏病去世。姐姐树芬则是在上拉曼学院第二年因白血病离世的。妈妈和姐姐都同住在富贵山庄“普通CONDO”(骨灰塔),环境优雅。
在甘马挽的扫墓,是按照二哥春旺的安排,几乎每年都在4月4日正日。过去二哥二嫂每年的清明扫墓都让我们住在吉隆坡的亲人放心,特别是二哥几十年如一日每每清明,都负责所有祭品,墓地的清洁整顿,几乎都是他出钱出力做到最完美。太太祖香从吉隆坡安排水果鲜花,今年比较特殊,祖父的墓地近十年来都因泥土的流失被破坏多处裂痕。二哥月前重新修复,我也主动协助分担费用。登上高山见到祖父林孝亮(我们叫公公)的墓地焕然一新,承诺拍照传新加坡姑姑家人、让大家欣慰心安。
在微微细雨下,用红漆和青漆填写涂写爸爸的墓碑时,问在墓后按插黄白纸条的二哥春旺:“今后如果我们告别了,有谁会像您每年清明时妥善准备?”
二哥回望纳闷似的,摇摇头表示“应该没有或不会”像我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传统义山
这或许也是大部分人所问、所面对的事了。诚然,像富贵山庄、孝恩园等这类现代化一条龙方式祭祀,应该比较吸引年轻一代。但也别忘了长眠在传统义山里的先人,也需要我们的关爱。
今年的清明,我和大哥春辉、二哥春旺、堂弟海山还有侄儿振宗分别处理置放祭品、宝盒、点烛烧香等,寄望这两个“年轻人”像过去十几年一样可以坚持传承下去。
和我一起在广西桂林完成第15届快乐阳光高尔夫的新加坡老友许国伟也在4月3日返回新加坡扫墓,传来清明追思“小故事大道理”: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家人去拜祭父亲,其中有一个小动作让我想起父亲当年的教诲。这个动作就是上香。”
“父亲以前告诉我们在香炉上香的时候,要把香插到最里面,因为如果为了贪方便把香插在前面,后来者就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甚至会烫伤手。”
“我想我父亲是想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那就是‘要予人方便’,不要自私自利,要多一点为别人著想。清明,追思先人的教诲!”
是的,清明节有太多的思念和感恩,也让人们反思,愿大家珍惜清明这日子,它比春节和其他节日更具意义。像二叔林永怀(骨灰置放在甘孟)生前告诉过我们:“清明这日子是很重要的,我们千万不能也绝对不要忘记。”
但愿我们的年轻人记住先辈的教诲,把这优良的中华文化一代接一代,永远传承。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