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刚公布了大马经济在2024年第二季度录得5.9%的增长,并自豪地宣称这是区域内最好的表现之一。显然的,民众的真实感受与官方的经济数据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一般民众关心的不是GDP增长了多少,而是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例如,尽管官方报告显示我国在第二季度经济强劲增长,但这一增长并未转化为显著的物价稳定或薪资提升。民众最为直观的感受是日常开支的增加,这导致许多人生活入不敷出。
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他们面临著更为严重的生活成本压力。尽管官方数据显示通货膨胀有所控制,但实质上许多人在支付基本生活开支时已经捉襟见肘。政府的经济政策似乎更多地服务于宏观经济目标,而忽视了老百姓们的实际需求。
除了普通家庭以外,中小企业也深受经济环境的困扰。政府强调出口的增长和投资的增加,但实际上,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著成本上涨,营业额下滑,和利润萎缩的困境。这些企业不仅要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还要面对劳动成本的增加,却由于行业的内卷严重,它们的营业收入并没有同步增长,许多企业的经营状况比之前更加艰难。
此外,尽管家庭支出增加被视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之一,但这一增长背后往往是民众被迫承担的更高生活成本。这种“增长”并非真正的经济健康,而更像是透支未来以应对当前的经济困境。民众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而非华丽的经济增长数字。
宏观经济政策固然重要,但如果无法转化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改善,政策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政府应当更加关注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通过减轻生活成本压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式来提升整体经济的韧性。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GDP的增长,还需要政策制定者深刻认识到民众的真实需求。唯有通过更为均衡的政策设计,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繁荣。
政府的经济政策不应仅仅追求宏观数据的增长,而是要通过切实的措施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只有让人民真正受益,经济增长的成果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