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结构多样化,房屋的意义已经不是存粹的遮蔽体所,它更多地展现了市场价值,家庭和文化社会背景,生活方式与个人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可负担房屋不应该只局限于家庭式住房选择,所以当今社会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住房选择!
然而,这往往事与愿违,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一直都是由政府和大型开发商所主导,通过自上而下的发展策略(Top Down Approach)。可负担房屋强调“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原则,它的大楼设计、房屋设计、户型、单位和基本设施都是呈现相对单一设计 ,严重缺失地方和时代的适应性能力。
例如,大多的大马可负担房屋属于3居室的家庭式住房设计,其他的类型如老年人住房、多代住房、单亲家庭住房、单身公寓等等则非常罕见。另外,可负担房屋大多不符当地社区的发展,常常刺激著当地社区居民的神经,引起居民的困扰如安全感,社区资源压力,交通堵塞,环境卫生和社会融合等等问题。
事实上,当今社会是多样化且复杂,每个社区都有不同的群体和机构相互联系和组织而成。此外,每个地区的土地规划和城市布局也不尽相同。这些种种的因素导致每个社区的需求和经济条件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准备可负担房屋的建设和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社区和社会的特点和需求。
“集资自主建造可负担房屋”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德国的“Baugruppen”简单翻译为“合作自建住宅”或者“抱团建房”。通常是指相关居民集资完成自己的住房项,是一种由多人或多个家庭组成的集体住宅项目。集资自建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有的参与者都是未来入住的业主。
这些项目的建设会交给专业人士来完成,但居民本身也能共同参与和规划自己的住房,空间的类型、位置、大小和设计达成共识,并共同决策。这种自主性可以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打造更加舒适和适合的住所,以便提高居民生活素质。
自主筹建好处
当然,我们的情况未必能像外国集资自主般的多功能性和尽善尽美,但是自主筹建可负担房屋的模式比现在传统的房屋发展更能鼓励居民和社区相互支持和包容。
第一,“合作住房”可让未来业主选择彼此都有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其建设预算也可根据周围社区居民可负担的经济能力来设置,未必需要遵守30万令吉的设定价格。
第二,住房的设计可以多样化,为附近社区的不同的人士和家庭如单身人士、夫妇、单亲家庭、养育年幼孩子的家庭和老年人在城市提供适宜的住房。这样的设计方案能促进社区认同和归属感,从而减少社会冲突和投资行为,并提高社区凝聚力。
第三,这个项目可规划适当的密集度。一般发展商需要通过高密集的房屋发展而得到更多利润,所以他们偏向高密度的房屋建设规划。而集资自主建造可负担房屋可以减少房屋密度,从而减少社区压力和交通压力。
第四,采用高适应性的设计让可负担房屋更加融合社区的风格,降低可负担房屋和当地社会房屋的差异和标签。
集资可负担房屋最大的好处在于把当地的社会人文背景、经济和生态都纳入考量,不牺牲任何一方利益,并满足和平衡住户与当地居民的需求。尽管如此,集资可负担房屋模式的成功需要解决几个障碍,当中包括最主要的土地障碍,融资障碍,大马社会意识障碍,健全的法律机制保障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