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势头很盛,尤其是在2020年提出力争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后,中国的光伏产业进入了超级成长期。今年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高度景气,需求爆发让多家龙头企业挣得盆满钵满。
与此同时,各路资本也纷纷入局,业内一场资本争夺战悄然打响,多家头部企业宣布了百亿人民币级别的扩产。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短时间内产能的过快增长让光伏产业很可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随之而来的将是产业大洗牌。
中国的光伏产业最初是以解决偏远地区用电问题开始,彼时,光伏发电成本高昂。但随著十几年来全球光伏技术的改进,中国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成多,并于2021年起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光伏电能相对于传统能源的竞争力开始显现。
目前,光伏等新能源已成为中国新增电源的主体。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大力提升光伏发电规模。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赵勇强预测,为实现“双碳”目标,光伏装机到2030年和2060年需分别达约10亿千瓦以上和40亿千瓦左右。可以说,光伏产业是因应新能源需求而兴起的朝阳产业。
据业内人士介绍,光伏行业曾经历过“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那时候,发电成本居高不下,一项能让成本下降的技术就足以让一家公司成为业内领军。而现在,除了电池片外,光伏发电各环节的技术路线已相对明朗。
光伏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上游主要是晶体硅原料的采集和硅棒、硅片的生产,属于化工生产领域;中游包括光伏电池片、光伏电池组件、光伏系统部件等生产;下游则是以光伏电站为主的集成和运营。
在中国,光伏制造业的上游和中游目前主要是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下游的发电则是国有企业占据绝对优势。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几家中国民营企业逐渐发展为产业链上的龙头。这些龙头企业不仅在中国国内占据很高市场份额,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在国际市场上各有一席之地。
据中国媒体报道,地处“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国家乌兹别克的很多大楼已经装上了隆基绿能的光伏组件。去年,在中亚五国的光伏项目中,由隆基绿能提供的核心设备占了1/3。
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在另一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保加利亚,其迄今设计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项目维里拉光伏电站则使用了晶科能源的产品。项目承包方表示,晶科提供的N型TOPCon双面组件的可靠性、技术成本和优良率等均在业内领先,有助于为项目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据统计,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3.8兆人民币/8.88兆令吉,其中光伏产品的增长率达到67.8%。
除了给“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优质的光伏产品外,这些中国企业也把工厂开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就是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的聚集地之一。2015年,晶科能源在马来西亚建厂并投产。2016年,隆基绿能通过收购古晋的SunEdison公司资产以布局海外单晶生产基地,并把产业链条由硅片扩张到电池、组件等主要环节。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前,在全球太阳能发电主要零部件领域,中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从目前的80%以上扩大至95%。从今年中国几个龙头企业发布的扩产信息来看,规模效应可能还会继续扩大。
今年5月,晶科能源宣布560亿人民币/360亿令吉扩产计划,拟在中国山西省建设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6月,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企业也相继宣布了125亿人民币/80.5亿令吉、60亿人民币/38.6亿令吉、50亿人民币/32.17亿令吉的扩产方案。全球硅料老大通威股份更是在8月底抛出两项百亿级扩产计划,进行更加彻底的一体化布局。
这些龙头企业的扩产,一方面是为布局一体化,同时覆盖产业链中的几个环节;另一方面则是利用资本优势占领国内外市场份额。随著各大龙头企业齐齐扩产,隆基绿能在今年的半年报上表示,产业终端需求难以消化短时间过快增长的新增产能,出现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已成为必然,新旧产能将加速迭代,整个行业即将进入淘汰赛。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行业正处在由P型电池片向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N型电池片过渡的阶段,产能过剩最先淘汰的肯定是技术较为落后、性价比较差的产品。所以,产能过剩也是在加速行业洗牌、优胜劣汰,那些技术先进的新建产能其实风险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