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Kiosk计划近期惊动马华上下"倾巢而出",不仅党内议员频频发声,马青更是高调现身布城向反贪会报案,姿态仿佛正义使者,实则逻辑破绽百出,令人质疑其动机是否真为民请命,抑或只是惯用的"鬼打墙"技俩——在一个已被多次澄清的议题上不断兜圈炒作,制造舆论泡沫,转移人民焦点。
实际上,MyKiosk作为一项由团结政府于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并推动的惠民政策,早在推出初期便广受关注,并已顺利进入2.0阶段。其核心目的是为小贩打造规范化、合法化、负担得起的营业空间,助他们稳定收入、提升生计。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马华议员在过去五次国会会议期间,从未就此计划提出任何实质异议或监督意见,反倒在计划推行之后,才突然高调抨击,这种"议会内静静,议会外炒作"的矛盾姿态,令人质疑马华背后的真实意图。
马华丹绒比艾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黄日昇声称MyKiosk"成本高于市价",影射其中存在弊端,甚至暗示可能涉及腐败问题。若此等指控属实,马华应立即向警方正式报案。然而,马华更在乎炒作而非真相,继续在社交媒体上散播未经查证的言论,天真以为"谎言重复千遍就能成真"。
更关键的是,在MyKiosk计划1.0至2.0的落实过程中,由马华市议员主导的柔佛、彭亨与马六甲各地方政府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该计划早就存在严重问题,马华市议员未能及时有效监督地方政府,便有失职之嫌。
根据官方数据,全国MyKiosk租用率高达84.35%,部分地区甚至供不应求,证明此计划深获小贩欢迎。受惠者也亲身份享通过MyKiosk实现合法经营、增加收入,这些真实故事充分驳斥"白象计划"谣言。若马华真有心了解民情,不妨走入基层,与小贩们对话,而非闭门造车、自说自话上演 "鬼打墙" 。
况且,在团结政府致力为民谋福祉之际,马华频频攻击团结政府,不禁让人质疑,马华是否在为未来的政治动向铺路,准备跳槽寻求与反对党国盟结盟,再度扮演"政治青蛙"的角色?这种为了政治利益而罔顾人民福祉的做法,难道是马华重拾民心的"妙计"吗?
MyKiosk计划的落实,是团结政府关注民生、扶助微型经济的体现。马华若要挽回民心,关键在于务实行动,而非沉溺于政治口舌之争,以不实指控混淆视听,阻碍真正惠及人民的计划。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