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位马大物理系校友,目前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担任副教授的物理学者蓝乙华教授回到马大物理系做专题报告,报告后他在自己社交媒体有感而发的写了近千字对于物理系给予他的养分和启发,文中也对曾经给予自己专业养分的科系发展有著悲观的想法。
后来蓝博士的短文被国内中文媒体转录成报道,在相关报道中不管是处理资讯的记者,还是对新闻有感的读者都将重点放在蓝博士发文中对于教学设备老旧的书写,大家都留言批判嘲讽高等教育发展在官僚系统下的各种困境的问题,很多人都不能忍受作为最负盛名的马大竟然连基本的投影设备都无法处理好。
然而我个人觉得最严重的不是官僚系统的低效能,至于设备老旧的问题其实也不过是一个结果,最让我惊讶的是号称历史最优久、全国最顶尖大专学府之一的马大,难得邀得在国外学术机构做专业研究的毕业生回来分享研究报告,却只有十位听众出席相关活动,而五个提问的与会者中有四个是外籍学者,很显然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重视这种能够与从事顶尖研究的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可见马大的学术活力是何等的低弱。
“我被告知,这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员也不热衷听学术报告。一所已经没学习热诚的系院跟高级补习中心就没啥差距了。在大马确实有不少高级补习中心,也不缺高级补习中心,没想到公共学校也步其后尘。”这是蓝博士留言中的文字,或许他最感叹的是这个他曾经获得专业基础知识的系所已经失去了最起码的学术活力,从一个高等教育学府变成了高级补习中心。
这是今天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下至中学生,上至大学、硕博士生都在为自己的未来生存之路感到迷惘。对于学习,大家首先提出的问题是我学这个未来有什么出路?除非这个学科能够承诺一个幸福美满的未来,否则相关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在这种想法盛行的大环境中,思考反而是奢侈的,研发和尝试更是太过冒险的事情,唯有寻找安全的标准答案才是最“精明”的做法。
会有如此的结果是大家对生活不确定的焦虑所致,然而大家也忘记了未来是充满变数,而学习的目的是在面对各种挑战的时候能有足够的准备让自己根据问题和形式做考量与准备,然后一步一步解决问题,至于所谓的成功法则和标准答案,其实也就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承诺而已。
没有标准答案
所有伟大的发明、发现和创作在成功之前都是未知的,那些所谓的时代创造者的成就都是建立在完全的准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上,他们走的是没有人走过的道路,他们做的是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标准答案,有的只是自己对与相关课题的热诚的坚持而已。
如果今天一个作为国家最顶尖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系所连最起码的学术活力都没有了,如果今天身为一个国内最顶尖大学基础科学研究系所一员在难得有身处外国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来分享最新的研究报告时连出席听取和交流的兴趣都没有了,那这个国家又要从何开始做科技研发和创新?在这种连基本研究活力都没有的学府,又该如何去争取更好的设备?
假设大家都希望有一套标准答案来使得自己未来的道路顺遂,不需要经历失败和挫折,就可以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那马来西亚今天的科技创新领域被区域内其他国家抛在后头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什么先进国宏愿,什么高收入国梦想也只是政治口水,永远的妄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