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全国大选投票结果显示,华人再度把希望寄托给希盟。但选举结果,希盟的只得82席,只能勉强回到308大选的水平。不同的是,308时期国阵仍然强大,尤其巫统依旧财雄势大。但第15届全国大选出现的却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选举结束后,因没有单一阵营赢得过半议席而出现悬峙国会。最后由希盟、国阵、砂盟、沙盟以及零星地方诸侯组成联合政府,组成了一个在国会握有2/3优势的执政团队,这是国盟原先所预料不到的结果,也是大多数非巫裔选民所乐见其成的结局。
但是,不容否认,国盟除了在森州以外,在西马各州均有斩获。选举成绩让国盟看到其已成为马来社会的首选,并且支持率还有上升空间。尤其在雪兰莪、槟城也攻破希盟的几个堡垒区,因而国盟上下对6州选举抱著无比的信心。
但是,对华裔选民而言,在国盟、希盟和国阵三足鼎立的情况下,往后的选举该怎么选,已经有了清楚的答案。伊党和土团的领袖在国盟政府时代的表现,大家心中已经打了分数。在第15届全国大选结束后,伊党在吉打、玻璃市、吉兰丹及登嘉楼等州属所颁布的政策与法令造成非穆斯林的约束与不便,国盟给非巫裔为主的非穆斯林群体的印象分已大打折扣。
当然,伊党在其执政州属如丹登,能够无视华裔选民的存在,是华裔选民的比例太少,对选举的胜负起不了作用。但是,6州选举中的西海岸州属,华裔选民的人数就足以牵动选举结果。尤其在槟城、雪兰莪和森美兰,少了非巫裔选民的支持,国盟单靠巫裔选票是无法执政的。
国盟没明显优势
在城市化较高的选区,即便是穆斯林,对希盟的支持率并不比国盟低多少,更何况此次州选巫统已和希盟结盟,国盟在马来社会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对希盟不利的是,州选毕竟是地方选举,少了全国大选悠关国家前途大课题,激发不了一些华裔选民的投票意愿,尤其留在外州的选民很可能选择不回乡投票。倘若华裔选民投票率减少15%至20%,而巫裔选民投票率的降幅少于华裔,加上国盟的支持率上升,将会冲击希盟的选情。在竞选期进入第二周时,希盟的工作重点应著重在拉抬华裔选民的投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