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不会平白无故出现一种行业或产业,而是具备了营造产业生态的条件,让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定产业在该地区持续的发展,才逐渐形成一个多维网络体系建构的产业生态圈。

按台湾学界的定义,狭义的产业生态圈是指特定地区生产某些产品时,在地的零部件供应商所能提供配套的能力,包括品质和产量的调控能力。就广义而言,在生产配套之外,亦涵盖生产经营各方面的配套,包括科技、教育、文化、金融、商贸、物流,以及各种服务环节等。

上述条件因产业的不同,所占比重亦有所不同。例如台湾新竹地区高科技电子产业,最重要的元素为人才和技术的取得,当地的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在科研技术与高端人才的培育,为当地高科技产业生态圈最重要的支柱。

一种产业的形成,有些是自然发展而成,有些则是结合产官学进行规划布局才孕育而成,但其效益如何也反映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政府要打造新产业不能随便画饼充饥。从人才的培育到产业生态的营造都要全盘考虑,例如1997年金融风暴前,我国政府雄心勃勃要跻身为亚洲半导体产业的基地,也划出了多媒体产业走廊,结果20多年过去了,原来只是一场梦。

产业圈的规划,首先要考虑当地支撑产业成长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历史条件。例如麻坡成为国内家具业的龙头绝对不是一种偶然。在上世纪70年代,麻坡是国内种植橡胶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在80年代末,当橡胶业逐渐走下坡的时期,许多胶园改栽种油棕,也有部份转型为树苗、盆栽的种植地,更有者变成了果园。

在转换土地用途的过程中,橡木作为家具原材料技术取得了突破,这催化了当地橡木家具业的兴起,近40年下来已发展为国内家具业最集中的地区,整个麻坡县的家具厂不下一千间。

产业生态圈

麻坡橡木家具产业的特点为技术门槛不高及劳力密集的出口型产业。南北大道解决了成品出口物流的问题,加上政府开放引进外籍劳工克服了人力短缺。因此,原材料的取得是设立工厂地点最大的关键。所以说,麻坡橡胶业才是催化当地家具业生态圈的关键因素。

就强化家具业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在麻坡家具业这一块,辅助家具研发设计人才的培育,同时放宽劳力供应的限制,以确保劳力供应的稳定。此外,为确保橡木原材料供应源的稳定性,在政策上也应降低进口限制,多管齐下才有利于家具业在麻坡的产业生态朝向健康化脚步迈进。

不同产业发展有其主客观因素限制,但更重要的是克服困难的决心。显然,我国政府这方面比较被动。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20多岁男早餐常吃2食物须洗肾保命 营养师揭原因

阅读全文

骑士载孩子上学后遇祸亡 目击者见其妻来电难启齿

阅读全文
死者周佳恬。(译音)

狮城女子划皮划艇翻船 或因救生衣脱落而溺毙

阅读全文

【网红容易吗】“发牢骚”文成心灵鸡汤 杜韩念:走进大众视野是场美丽意外 

阅读全文

美国海岸 鲨鱼伤游客

阅读全文

龙卷风袭山东 场面惊骇

阅读全文

黄瑞泰:破旧立新总会让人不安

龙门阵

上周谈到独中统一考试急需要改革的课题,就有读者留言表达说既然没有问题,为什么要改?听到这种说法,说实在的心中充满无奈。曾...

阅读全文

陈仁杰:养不教,谁之过?

龙门阵

一则法庭新闻引起了举国瞩目!“8少年骑士被撞死案”被告沈可婷被柔佛新山高等法庭判处疏忽驾驶导致他人死亡的罪名成立,必须即...

阅读全文

刘华才:大选前全面修改反跳槽法

龙门阵

日前国会下议院召开特别会议来完成2022年修宪案(3)二读辩论环节,但不会投票表决。反之,下议院决定成立一个全新的国会特...

阅读全文

黄晓彤:漂“象”北方——一起到亚罗星看象屿

龙门阵

马来文中,有一个词“Tanah air”(故土),直接翻译成华文的话,是“水土”。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灵,都需要在水土...

阅读全文

杨善勇:说不爱名校,心向往哈佛

龙门阵

因为哈佛录取六个大马学生,国内各报接二连三高调报道;角度各异的重点特写,纷沓而至。缘由何在,大家心照。说实在话,看待名校...

阅读全文

梁洁莹:绝对权力致绝对腐败–论反跳槽法

龙门阵

纷扰多时,反跳槽法令总算有了新进展,但当中仍有不少争议,尤其是厘清“跳槽”的定义。我曾在2020年一篇《天秤上的权益–论...

阅读全文

李的洺:政治博弈教会我们的事

龙门阵

有人说,世界这么大,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很奇怪的事,例如有人会突然间,被吹捧成预言家,也有人会在故事般情节下,摇身变作救世主...

阅读全文

郭碧融:打人是须要付出代价的

龙门阵

新科奥斯卡影帝韦尔史密夫因在颁奖典礼上,对主持人克里斯洛克拿其妻子洁达娉琪史密夫光头来开玩笑的举措感到愤怒,于是走上台呼...

阅读全文

林华国:反跳槽法之争议

龙门阵

反跳槽法令终于有点眉目,只是在这方面是否进行修宪,朝野和公民社会组织仍然争论不休。部分非政府组织,强烈反对4月11日提呈...

阅读全文

曾昭智:您Covid了吗?

龙门阵

最令外国人不解的是,中国人在见面时总会问候对方“您吃饱了吗”,这句话是中国社会普遍上用得最多的独特问候语,它甚至超越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