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政治是一种团队运作,候选人再有才干,也是因为所属政党提供了平台。因此,一个政治明星的诞生,除了个人才华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所属政党赋予他的机会与让他能够表现的空间。
当然,一个人在他所在地方扎根广结人脉经营基层,固然那是他个人的能耐,但从党组织的角度那仅只是他个人应用管道善用资源来为党做出贡献。如果拿掉党的标志,去掉表演的舞台,个人的影响力恐怕要打个折扣。所以,许多脱党参选的案例,最后都惨淡收场,甚至丢失按柜金,快速的消失在政坛。
1988年沙里尔因巫统党选B队失败,愤而辞去新山国会议员制造补选(当时还未有议员辞职5年不得参选的法令),结果以独立人士身份参选大败巫统候选人。但那绝对不是沙里尔个人因素使然。相反的,当时的巫统B队强大的资源才是他获胜的主因。尤其当时的柔佛州还是慕沙希淡的大本营。尽管沙里尔个人形象不错,但509大选因受巫统贪腐形象所拖累,在新山屹立四十几年不倒的沙里尔依旧难逃落败的命运。
政党在大选换人上阵,或因战略考量被迫走马换将,或因派系斗争让有些人成为牺牲品,但更重要的是大局已定之后能否让大家归队重新整合在一块?那些被替换下马者的后续反应,最能反映出个人的问政态度。
有些人获知榜上无名,一怒之下拂袖退党而去,从此淡出政坛退稳江湖,这种人虽能保住名节,但也显露他个人拿得起却放不下的心态。这样的人到别处去也很难东山再起。
有些人知道出战无望之后,表面上默不作声,暗地里却布署进行反击,在投票时扯后腿来为自己复仇。但终难逃被秋后算账的厄运。
有风度者都会坦然接自己落榜的事实,并且大方祝福获提名的同僚,还落力为所属政党提名者辅选。为自己留后路的同时,也给自己积累人脉,将来仍有重整旗鼓再度进击的机会。这种人沉得住气,不会意气用事,拥有大局观。
当然,一个政党因候选人更迭而引发党内抗争风波,除了展现出该政党对处理人事派别纠纷手段略为粗糙之外,也显露出党内上下存在沟通机制不顺畅的弊病。有了前车之鉴就必须检讨改进,却莫让小媳妇心态者逢大选就趁机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