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尾,连绵豪雨造成半岛多个地区沦为水乡泽国。这场被定为百年一遇的大水灾,洪水所到之处哀鸿遍野,摧毁了灾黎们的安乐窝,给他们带来难以估计的财务损失,有者甚至还因此失去了至亲好友。这场浩劫已成了不少民众心中难以挥去的梦魇。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恰逢近日豪雨不断,处于巴生谷一代的民众皆闻雨色变,随著倾盆大雨而不断上涨的水位让人看了忧心忡忡,担心水灾梦魇再次降临。
在3月7日(星期一)午间一场强降雨后,首都地区再次沦陷,遭遇洪涝的袭击。一辆辆浸泡在水中的车子、爬上车顶寻求援助的驾驶者、被洪水给光顾的大道收费站等,一幕幕看了令人心惊肉跳。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巴生谷在短短3个月内连续发生两次水灾。
首都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门面,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最强实力的体现,本该是配备全国最顶尖的防灾系统与设施的地区。奈何,我们的都门却屡次三番成为水乡泽国,在洪水面前不堪一击,不仅让国家蒙羞,甚至还让民众损失惨重。
更甚的是,联邦直辖区部长拿督斯里沙希淡表示,由于闪电水灾目前并没有被归类为天灾,这也是为何前天发生的闪电水灾,政府迄今还没能发出补偿援助金。无辜遭殃的商家与民众,看来只能看著满是泥泞的店铺与房子,及被洪水浸泡的商品、家具与车子自叹倒霉,无语问苍天。
今年1月,国会曾经召开特别会议,以讨论有关政府解决水灾事宜的行动与规划。
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也曾指出,政府将实施包括:加强与灾害管理和减少灾害风险相关的政策、立法和机制、强调 灾害管理举措、为灾害管理和减灾提供资金、加强灾害管理利益相关方的协调机制和能力等在内的措施,以使水灾不会对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影响。
政府既然知道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应该加速处理,而不是继续沉醉在“马来西亚的水灾管理是世界最好”此等自欺欺人的说法,也不是一味地将灾害责任归咎于与降雨量与上天。同时,部长们理应摒弃“马来西亚不受气候变化影响”此等不切实际的想法,反之在下令设计任何相关灾害管理设施,务必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