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动机,强化积极的行为,大人常不吝给孩子赞扬与奖励。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多推崇赏识教育,强调多赞扬,少指责;多鼓励,少批评。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透过“刺激”来推动“反应”,从而达到控制、强化行为的目的。社会也普遍认同,赞扬与奖励等外在激励因素有助强化内在动机,是维持正向行为,诱发预期动机的极佳方法。忽略说赞扬与奖励也可能带来消极影响,降低学生因为事情本身或因为内在驱动力去做一件事的动力,把内在的渴望与追求,转成对外在物质的向往。
社会研究心理学上有名的“德西效应”(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提醒我们,提供外加报酬或外部的物质奖励,将降低活动或事物原有的吸引力,削减参与者的内在动机与兴趣。例如:当我们为了激励孩子而承诺:“只要所有科目都考到90分以上,就可以换新手机” ,“只要考到6个A , 就能出国旅游” ,看似有助提高学习动机,但推动、吸引孩子的并不是学习这件事,也难以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反之像在暗示:学习本身是乏味、无趣的,无法带来满足感,所以才需要有特别奖励。另一方面,也会把孩子的生命需求导向低层次的物质追求。
根据戈森定律(Gossen's law)“物质所带来的欢愉与满足感,将随著欲望和需求的不断被满足而逐步减弱”,这意味著物质奖励的效果也将递减。打个比方,一开始只须靠一颗糖果即能诱发积极的行为,但随著时日的推移,效果就不再一样,而需要增加糖果的数量,或改用其它更有吸引力的物质,才能发挥奖励作用。人的欲望会不断膨胀,升易降难,当所能提供的物质奖励追不上欲望时,该靠什么来推动呢?
物质奖励使用不当将适得其反,侵蚀内在动机;精神奖励的方法不对,也将产生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赞扬努力(如:你真努力!),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将有助强化动机,使他们相信努力是可控制的变量,进步可由自己掌控,只要肯努力就有机会成功,从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反之,赞扬智力(如:你真聪明!),将使学生倾向把智力看作个人无法改变的特质,把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因为不想失败而害怕接受挑战,也回避努力。为此称赞孩子“你真聪明!”,不一定能起激励作用,反而可能会让他们害怕自己看起来不够聪明,而抗拒挑战;为了避免失败让自己看起来很笨,而拒绝努力,弱化内在的动机。
总结而言,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具备一定的作用,也更容易在短时间看到效果,但使用不当的话,将破坏孩子的内在动机,影响长远的发展,让爱变成害,不能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