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出现这样的看法,认为甲州选区的选民结构和全国选区的概况相似,因而选举结果可供第15五届大选的参考,仿佛谁在这一次州选胜出,谁就在15届大选胜券在握。
但是,甲州选成绩出炉充其量也只能看出部份走向,而不能全面反映全国的趋势。如同509大选前2016年砂拉越州选举的结果,国阵赢得72席,行动党7席,公正党3席。论成绩,希盟取得成绩远较2011年逊色,公正党保持原有的3席,但行动党较前一届的12席少了5席。
原本大家以为509大选希盟在砂州的国会议席成绩不太可能取得突破,但结果行动党由原本的5席增加到6席,并且新增的1席是原住民居多的玛士加汀区。另外公正党则由原本的1席激增到4席。
509大选原住民居多的选区已不再是国阵的定存区,验证了州选和全国大选经常出现不同调的情况。另外,补选成绩也不能反映全国大选和州选举的风向,如同308大选前一年的马六甲马接州议席补选,马华以狂胜姿态把行动党压著来打,但308大选却引发世纪政治大海啸,一时间让国阵回不了神。
当然,马六甲州选或可做为223政变后选民对国盟、国阵和希盟的态度检验。尤其是土团脱离希盟后,509大选投选希盟者,有多少会舍希盟随土团而去?而土团也必须探测背叛希盟之后,会流失多少509的支持者?巫统必然也想知道,如果和伊党打默契球,来届大选可能带来多少效益?对希盟而言,或许更想看到,如果土团、巫统和伊党全面联手,会给希盟带来多大的冲击?
参照价值因州而异
只是,当大家在甲州选举得到了答案之后,到了接下来的全国大选可能又改变了作战策略。影响大选成绩的参数还有首投族、新冠疫情下就业状况受影响的选民对政党所做的选择、以及社交媒体散播的讯息可能对选民的投票意向具有某种程度的引导作用。
人口组成结构与马六甲州具有相似性的森美兰和霹雳,这两个州属的华裔选民相对较高,此次甲州选成绩可供上述两州选民组成结构相应的选区做为参考指标。但在东海岸、吉打及玻璃市这些伊党基本盘强大的州属,就不具参考意义。至于柔南、巴生谷、槟城这些华裔选民高度集中的城市选区,选民政治意识较高而更没有参照的价值。
当然,马六甲州选的结果,对朝野政党而言都有警示的作用。在疫情冲击下,老百姓生活遭遇重创之下,那些在过去大选时哗众取宠的排他性言论是否仍然受落?此次甲州选举可看出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