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联系上失联多年的亲人是件开心的事,尤其对方已经80多岁了。
2017年4月份,好不容易才找到远在澳洲谊父的联络电话。
刚开始和太太交往时,就知道她有关系密切的谊父谊母。我们结婚当天,他们还到她家送她出阁。当天的奉茶仪式,我们这对新人也给老人家敬茶。
记得当孩子还小时,农历新年期间,我们还是带著奶瓶尿布登门拜年的。
在2009年,70出头的两老决定移民到澳洲悉尼,孩子孙子都在那里生活,虽然离乡背井,离开熟悉的环境,移民到那里似乎是最正确的决定。他们说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离开大马前,他们到适耕庄来看我们,一起在稻田拍照。谊父分享了在50年代到过适耕庄的点滴,我惊叹他记得很清楚60多年前的细节,他住在哪里,屋主的名字,职业等等。他说60多年前的事,他记得,但是今早眼镜放在哪里,他却忘了!他就是那么幽默。
赴机场途中,他们致电向我们道别,嘱咐我们要到澳洲探望他们,我们只应酬般地说好。
这一别就是8年。对80多岁的老人家来说,这是一段很长又珍贵的时日。
人生没有如果
电话中的谊父说话还很响亮,中气十足,爽朗笑声不断。他说他很好,只是谊母到澳洲半年后就中风,已经卧病在床多年。
我们说很想念他们,想过去悉尼探望两老。他说好啊好啊!
6月份,我太太去动白内障手术,不那么满意的结果让我们忘了去澳洲这回事,完全没有想见两老的急迫感。
8月份传来消息,本来良好健康的谊父因心脏病突发而往生。这厄讯让我们连连摇头叹息,既无奈又失望,深感遗憾和自责。为何他就不能再多等几个月?为何我们不早一点过去探望他们?
如果早几个月到悉尼,我们就可以很开心地和他叙旧,了解他在澳洲这8年的进展,问他如何每天风雨不改地从家里到疗养院探望卧床不起的老伴。谊父龙历文是我国六十年代广播电视台(RTM),家喻户晓的方言谐剧《四喜临门》的资深导播。如果早到几个月,我就可以了解到当年他制作《四喜临门》的细节,问他是如何找来黎明、韩英、陈迹和黄河合作,这别栽的谐剧是如何构思出来,用不同方言来制作的概念最初又是谁提出的?奈何,人生没有如果。
龙应台在《天长地久》说:“人生的聚,有定额,人生的散,有期程,你无法索求,更无法延期”。
谊父已逝世三年多,每每想起他,心里总有些感怀。很多事情不能等,蹉跎带来的是一辈子的遗憾,无法挽救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