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的17岁少年,因不堪忍受同学的霸凌,而选择跃楼轻生,击碎了父母的心,也击响了社会的警钟,震撼全国。
社交媒体上充斥各种舆论,布满悲愤交加的情绪。有对被霸凌者的遭遇表示同情,感到伤痛的;也有对霸凌者的所作所为表示愤怒、厌恶的。
这起事件共涉及三个家庭。被霸凌者的父母所面对的伤痛自是无法言喻,无从弥补,也无法索偿的。至于另两位霸凌者的父母,看著自家孩子酿成无可挽回的大祸,成为众矢之的的对象,自身则被指责“只会生,不会教”,饱受各种无情语言的鞭挞,内心又岂会好过?同样身为父母,他们爱子女的心会有区别吗?各自选择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不都是希望孩子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谁又想到会造成这样的悲剧?
身为旁观者的我们,是否能抱著侥幸的心理来看待这起霸凌事件?认为自家小孩绝不会成为下一位霸凌者或被霸凌者?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9年所公布的数据,全球共有32%的学生,每个月遭遇至少一次的校园霸凌。根据马来西亚教育部的统计,2012年至2015年所接获的校园霸凌事件投报达1万4000宗,而2014年至2016年大幅度上升,从2825宗上升至3448宗。
校园霸凌是关系到每个孩子利益的问题,不要以为只要自家小孩不直接参与,就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试想当孩子看到其他伙伴被霸凌,能不担心自己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失去安全感吗?当孩子看到伙伴被霸凌,能不因为袖手旁观,而心生愧疚吗?假若一个孩子真能对不幸者的遭遇无动于衷,最后我们大概只能培养出麻木无情的下一代。
预防胜于惩戒
谈到如何防止霸凌,大家总把焦点放在霸凌者与被霸凌者身上,或强调家长与老师的角色,忽略了身旁的同侪才是更大更可靠的力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所发起的研究发现“旁观者是校园欺凌事件中最容易被改变的群体,只要他们及时上告老师,或者挺身而出,欺凌行为就会被立刻终止”。
这项研究促使芬兰随后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了KiVa计划(KiVa是芬兰语Kiusaamista Vastaan的简称,意为反欺凌),透过课程,还有情境教学法、游戏方式等来唤醒旁观者的角色意识,改变旁观者在目睹霸凌事件时的态度与反应,结果成功减少了50%的校园霸凌事件。
这项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开发,芬兰教育文化部资助的防霸凌把重点放在预防,而非惩戒,不仅具有完善的课程,具体的防范措施,还有一套针对个别霸凌事件的应急机制,先后成为荷兰、英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典等国的效仿对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冀望我国也能从中取经,除了制止霸凌,也培养出更富有正义感、同理心,更具群体意识及有社会责任感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