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出现,现有的许多工作都面对可能被机器人取代的危机。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20年后,现有的47%工作将会消失。素来有“铁饭碗”之称的教师工作会不会被机器人取代呢?
美国新媒体教育联盟和学校联网联盟预测,未来四到五年,AI将成为改变教育行业的重要技术。这不是危言耸听,AI所能承担的工作已越来越多,目前能做的有在线答疑、语音识别、批改作业、分析试卷、进行诊断与反馈等。
机器人进入课室也已经不是梦想,中国北京市中关村一小、日本早稻田高级中学、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皆已成功引入,而且收效良好。未来已来,教师需要如何调整角色,才能避免被淘汰呢?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避免被机器人取代,就得把握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突出人的优势,扬长避短。凡是机器人能做的工作,我们不争,并把省下的时间与精力投注在机器人所不能做的工作上。
不管科技如何发达,时代如何进步,教育的形式如何变化,其本质是不变的。“教书育人”始终是教师重要的使命。教书容易育人难,“教书”即传授知识的工作很容易可以被机器人取代;“育人”是指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处事,强调的是个体内在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态度、习惯的养成,需要靠感化与熏陶,由心灵来唤醒心灵,生命影响生命。
难以把握情感变化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教学不是冷冰冰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外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无时不在的情感交流”。
人工智能可透过收集大量数据,为学生的表现做出最科学、精确的分析,却无法把握学生最细腻的情感变化,理解数据背后复杂的心理因素。机器人再厉害再有智慧,都是冷冰冰的,没有温度没有感受,没办法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更无法让人感受爱与关怀。
没有感情的教育难以打动人心,“育人”的工作是没有生命,没有思想情感的机器人难以替代的,人终究需要交由人来培养,除非我们把人当作机器来训练。
面对智能化时代的挑战,教师必须从传统中的传授知识角色解放出来,把重心从“教书”转移到“育人”,把焦点从“赶课程”转移到关注“学生成长”,让人之所以为“人”的潜能与特质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才具备与机器人一争长短的本钱,免受有朝一日可能被机器人超越、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