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执政了一年,最常听人民抱怨希盟没有实现改革宣言,同时一直违背不少诺言,原对希盟的改革抱著很大希望的国民,现在已无言以对。
如今,希盟降低投票年龄至18岁,却是他们欲落实的改革策略。
这策略,赛沙迪排在得利者的最前锋。每位部长想要在政坛生存,就得在最短时间内,最好是在下一届大选前的关键时刻,交出成绩。政坛的成绩册记录的只是短期内的成绩,而部长们要提高分数,最快的方式就是修订法律。
赛沙迪如果能成功修订宪法,那么他这位部长就会领功加分。再加上降低投票年龄本质上是正面的改革政策,赛沙迪的声誉也会有所提升。降低投票年龄是强化年轻人在政治的影响力,用300万年轻人的力量,造就这些栋梁想看见的未来和生活。
如今的大马政治被长者掌控,由一位94岁的首相执政,国家难免会有政治老化的局面。也因为局势不断偏向执政人的想法,没有几位部长或副部长强调和关心年轻人,这些未来栋梁的思想。加上年轻人也影响不了他们在政治游戏里的生存,年过50岁的政治精英就能轻易掌权和钱。所以,若降低投票年龄能使更多年轻人参与和关注国务,那么我们国家的规划会更合理,因为年轻人今后都是掌权人,十几年后就能接班,后浪推前浪。
不止赛沙迪,希盟也会得利,因为推动宪法改革是罕见的事。要得到2/3的同意才可通过的议决不简单,更何况是要说服有巫统和伊党的反对党。如果希盟能向民众呈现改革宪法的伟大成绩,与国阵形成强烈的对比,证明他们的精神和初衷仍未变,希盟还是以前奋勇提倡改革的希盟。
警惕巫统支持原因
我,身为年轻一派,当然会大力支持这新政策,尤其是其他先进国都是以18岁为投票指标,这个政策是值得鼓励的。可是,我看到巫统突然赞同降低投票年龄就觉得怪怪的。降低投票若真只会利于赛沙迪和希盟,巫统不可能那么傻去帮希盟吧?再说,如果巫统是真心希望更多年轻人参政,那早当政府时就能去修订宪法。
奇怪的是,希盟可能一直认为年轻人力挺他们,显得他们较能接近年轻派,对保守派反对党年轻人却大力排斥。但可怕的事实是,在第14届大选国阵只有26%的年轻人支持率,而在大选后的补选却提升至45%,这大幅度的增长被许多人忽略。巫统这次不但支持修改宪法降低投票年龄,还提出18岁自动登记为选民的想法,想到的方法还比希盟多。所以,我怀疑巫统也是得利者之一。
以我看来,巫统看到了王牌,就是用年轻人为目标,来索回属于他们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