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布雷希拥有一份每年收入超过9万欧元的工作,和妻子米丽安住在柏林一个治安良好的郊区里,过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一天早上,两名警员来到他们的家,而这改变了荷尔布雷希的命运。
荷尔布雷希因性侵儿童24次而被逮捕。他在庭上否认所有的指控,但法官相信女孩的说词。女孩指荷尔布雷希总是在她回家的路上拦截她,然后把她载往他家,并在阳台上碰触她“下面那里”。另一名女孩证实女孩的说法,甚至表示亲眼目睹过两次案发过程。结果,荷尔布雷希被判三年半的有期徒刑。
米丽安在审讯期间便与荷尔布雷希离婚。出狱时,他仅剩几件衣服、几本书、大约250封写给前妻但从未寄出的信,以及在狱中工作赚来的钱。他较后替一家餐馆打工,每天将广告宣传板挂在身上派发传单给路人。
五年后,他忽然在街上看见当初指控他的女孩。他计划杀死他,但他最终抑制自己,拿著刀走进一间律师事务所,希望通过法律取回公道。于是,律师联络那名女孩,揭发了案件的真相。
原来,女孩很喜欢米丽安老师,想把米丽安占为己有,因此对偶尔接送米丽安的荷尔布雷希心怀嫉妒,于是8岁的女孩开始策划整个案件,并且说服同学帮她作证。
案件再审后,荷尔布雷希得以洗刷冤屈,获得超过3万欧元的冤狱赔偿。他过后经营一间小咖啡馆,和一名爱上他的意大利女子同居。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 而是德国职业律师费迪南冯席拉赫(Ferdiand von Schirach),在其著作《罪疚》里的其中一篇真实故事,揭示误判对受害者造成的深沉伤害。庆幸的是,他在翻案后得以重新开展人生。
事实上,并非每个被误判的人都像荷尔布雷希般幸运,有者可能带著冤屈走完人生路。
在我国掀起热议的废除死刑的议题上,多数人都把焦点放在受害者及犯罪者的身上,但无可忽略的是,那些因误判而被迫接受刑罚的人也是受害者,不仅得承受不必要的死亡,甚至他们的家人也会受到伤害。
误判的机率或许不高,但这并不意味少数无辜者的生命不足为惜,因为一旦活著,被误判者就可以在洗刷冤情后被释放,但若已被处死,则已无重来的机会。
许多人相信法律的判决公正不阿,但是从警察逮捕嫌犯到上庭审判定罪的过程中,都有出错的可能性,比如警察动用私刑迫使嫌疑犯招供。所以,我们能铁定地认为每一项判决都是绝对公正的吗?无可否认,杀人者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希望有人因误判而赔上性命。
废死的议题尚存有很大的讨论空间,政府与其以强硬的态度迫使民众接受修法,不如延展通过修法的时限,让民众逐渐厘清废死的涵义,以理性的态度展开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