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前不久教育部长马智礼书面回答亚依淡国会议员魏家祥的提问,坦言部门不会为独中配给(行政)款独事宜;社青团总团长黄家和因此提醒希盟战友慎言:身在国会回答,部长再也不能言听计从公务员的答复范本,任由他们背后操控。
这是因为固有的机制,一如既往。尽管内阁改朝,多州的大臣和行政议员也相续换了,属下的公务员并未换血;总体来说,行政结构一成不变。既然这样,上呈的一本本报告, 下笔的一封封公函,自然也是那么一回事了。
曾在朝廷做事的朋友想必知道,此事确然如此。台上部长言之凿凿,洋洋洒洒的发言,其实都是意思意思的应景文章。是虚是实,这一点嘛,翁诗杰早岁曾有文章〈认识〉,清晰地点出了内有的乾坤所在:
“单从演词内容去认识政治人物,往往是深具误导性的。举凡政治人物,其讲稿大多由他人执笔,因此里面一些有关政经文化、建国大业的伟论,也未必是这些大人先生的真知灼见。这就难怪一般升斗小民常对他们不一致的言行,感到无所适从了。”
大会仪式、商场开幕、研讨主题演讲,讲座圆桌交流,全是这样。不幸的是,国会的官方标准应答,虽然宣示了本朝的政策和政纲,往往亦不例外。可是,发稿之前,部长可曾细读一遍,才签下名字?否则,部长所为,难道只是一部读稿机?
因为这样,当可觉察许子根博士做官的小心翼翼了。刚上任首席部长,他的首个州预算案演讲稿,原交官员拟稿;没有想到,草本到手,许博士发现,此稿乃是旧文新抄,2/3的内容和林苍祐时代前一年的版本一样。新手部长,戒之,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