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建10所华小和批准6所微校搬迁消息传出,另有一些题外的涟漪:一方面,我们看到把孩子送往英校的所谓华裔先贤,用以学校命名的咄咄怪事;另一方面,族魂林连玉和民权领袖林晃昇,皆被“遗漏”。
20华团见之,群起发表联署文告,不满罅漏如斯;希冀教育部听见民情,择善从之,表扬双林二君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建设,体现多元文化,倡导族群平等的历史建树。
耐人寻味的是,身为华文教育前线的董总和教总,不知何故,此次乃至不约而同地缺席这一席时代的呼吁,历史之声音;空让属下各州联和会,零零星星地个别响应之:
林连玉基金、留华同学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独立大学有限公司、华社研究中心、隆雪华堂、马六甲中华大会堂、森美兰中华大会堂、柔佛州中华总会、砂拉越华人社团联合总会、雪隆华校董联会、马六甲华校董联会、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会、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吉兰丹华校董教联合会、新纪元大学学院校友会、雪隆尊孔学校校友会、坤成校友会,以及马来西亚永春美山林氏家族会。
坐在前排,在位当权的一众领导,文告留言,洋洋洒洒;可是,他们的心里到底怎么想:认同但不签署,或者不认同也不签署?说实在话,此时此刻,我们都搞不清楚状况了。
闪躲,似乎已是当前组织的特色。因为这样,没有标准,当是标准;没有立场,正是立场;没有主张,就是主张;没有想法,恰是想法。林连玉存在的有无,林晃昇斐然之功绩,自然也就被遮遮掩掩。
显然的是,学校之正名,如今不是按照民意决定,而是遵照政治正确的意思执行。董总和教总的聪明人,既然经过揣摩,自然识do。江湖如此这般的指责,自是言重了;但是,背后缘由毕竟何在,华教诸公不妨解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