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友人最近感叹孩子的学校状况,过一个儿童节,学校以乐捐方式要求学生捐款,虽说自愿形式乐捐,不强制学生乐捐多少,但老师却会在班上公布学生乐捐数额,并强调前三名乐捐最多者可首选礼物,这对家长及孩子都构成压力,也让人感叹儿童节意义的变质。
孩子们对金钱的价值一知半解,但肯定会了解自己所乐捐的数目是在班上最高或垫底。家境富有的孩子当然没问题,家长几百元一给让孩子尽显光芒,但家境贫寒者,20元可能已是父母所能给出的极限。
笔者惊讶,小学过一个儿童节为何要乐捐?友人解释,学校说会把这些拿去购买礼物,然后叫大型自助餐给学生享用,所以需要庞大经费。
各校欢庆儿童节的方式当然不容外人来诸多给予意见,但将学生捐款数额名单公布的“乐捐”作法却让人质疑,此作法无形中乐捐形式从自愿性转为强制性,想像一下,捐款少的孩子在学校会面对如何对待?孩子是否会觉得自卑?这种非自愿性捐款著实给家长及孩子构成压力。
应举办有意义活动
儿童节本是属于孩子的,让他们在小学阶段还可以与同学共欢属于他们的节日,孩子的快乐很简单,有得吃有得玩有小小礼物拿就开心,学校为何非得弄得跟庆祝嘉年华会一样,是要趁此节日捞一笔?还是想让孩子过一个奢华的儿童节?
笔者忆起小时候的儿童节或教师节,从没有所谓的乐捐,都是家长们自愿一人拿一点吃的带去学校再一起欢庆,有人炒米粉有人做蛋糕,学校送孩子一人一份小礼物(通常都是笔文具),就让我们对每一年的儿童节都充满期待,不也开开心心度过。
虽说时代不同了,但这种向家长索取经费过儿童节,还在班上通告学生乐捐的数目,却是笔者所不能苟同,这种无形强迫式的捐款,根本不该出现在象征著礼义廉耻的象牙塔,这种作法是要灌输孩子怎样的思维?捐钱多就是王道?
笔者建议,要欢庆儿童节,可以奢华也可以简单,在物质丰富的今日,孩子并不缺乏礼物或奢侈的自助餐,学校可以趁这个节日来临,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宣导惜物爱物的环保观念,举办跳蚤市场,由学生捐出家中用不到的玩具、生活用品,鼓励学童一同做公益。
或者,叫学生一人拿一样吃的前来做一个POTLUCK,分享自家的拿手好菜,每人再准备一份固定价值的小礼物来交换,儿童节不也开开心心过吗?
过一个儿童节,拜托,别让这种大人们的捐款玩意儿让孩子的心灵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