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乃立国之本,但落在欠缺教育理念者的手中时往往变成儿戏,在我国最常见的情况是在欠缺周全的计划下推出新政策,结果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转换方向,欠缺探讨问题根源的思维,以致谈到教育,依然是叫人太沉重的课题。
日前在“华小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就有官员说,国小与泰小已配合政府的高思维教育政策转型,而华小却仍在书包过重与作业簿过多的老掉牙课题中纠缠不清,以致面对转型困难的局面。
言下之意,华小的教学方式有问题,导致教育部的计划无法有效推行。但是,当局是否想过,空有政策而没有展开体制改革,偌大的目标也是徒然。
教育部是否曾经检讨政府考试的目标?倘若政府考试是为了辨别学生的能力,以让学生选择符合本身志向的科目,那倒是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教育部依据成绩来评估学校的表现。为了晋身卓越学校,校方竭尽所能取得好成绩,于是将压力转移至学生身上,作业成为迫使学生取得多“A”的秘笈。
此外,华小的学生人数众多,尤其市区学校课室不足的问题已非新鲜事。在吉隆坡及雪州一带华裔人口密集的社区,华小学生人数往往全校超过1000人,每班约50名学生。试想像,如果教师让学生发表意见,情况会如何?教师在一开始时尚可控制情况,但当讨论日益激烈,教师要怎么教书?为了顺利完成课程,教师唯有控制学生的行为,让学生静静地上课,这无疑会压抑学生的创意思考,更甭说高思维的目标了。
应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部的确已在课本纳入高思维的内容,但也陷入唯有课本能达到目标的迷思。当每个科目都有一本书,当局还能怪学生的书包重吗?一名曾经在美国生活的友人就指出,她孩子在小学时完全没有课本,直到中学才有2、3本书,但美国还是能培育出顶尖的科技人才。
其实小学的教育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育部应该著重教师的素质与培训,比如芬兰师范学校的门槛很高,申请者除了提交在校成绩,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确认有教学热诚与创新思维,才能踏入师范学校。
我乐见教育部推动高思维教育政策,因为可以培育出具有创意、独立思考、勇于发表意见的孩子,但是教育部应先著眼改善现有的情况,而非将矛头指向没有决策权的学校,否则再多的研讨会也无法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