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里头有这么一个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朱熹的《集注》里亦有“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这么一句。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句话,是自小母亲对我们孩子常用的教诲。她说,人家数你的不是,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听得进去。他若说对了,我们就要好好改变自己、纠正自己,以后不要重蹈覆辙;若自己没做错,也无需和对方百般辩驳,就把它当著一种参考或借镜就好了。不论是对或错,学到的,全都是自己的收获,那不是很好吗?
西方心理学家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常被“本我”(Id)、“自我”(Ego)以及“超我”(Super-ego)三种意识形态所驾驭。
“本我”是属于一种原始渴望、潜在意识的本能冲动,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属于先天性的。
“自我”是人格的主观执行者,是一种非理性行为表现,属于后天性的。“超我”则是人格的监管部分,以理性的行为道德规范为准则,亦属后天性。
比如说,一笔不属于自己巨款、再没旁人的情况下出现在眼前,是该或不该占为己有?
个性引导行事作风
“本我”会告诉自己,拿吧,有了它,可以用来买很多好吃的东西,可以到处旅游享受,何乐不为?
“自我”会告诉自己,照你的“人格”行事吧,别理旁的。因此,在“取”或“不取”之间,会循自己后天养成的“个性”指引作一选择行事。在心理学的眼里,它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对自己而言,它永远都是对的。
“超我”则会很坚决的告诉自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绝不准作此妄想,门都没有!
因此“本我”,“自我”及“超我”就如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格布局。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个理念,似乎无法明确的以上述三种状况归类,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智慧吧,它可以在很复杂的人性法则中找到一个“补漏”的空间。这是一种极为低调的自我提升好方法。它既超越了“本我”的原始欲望,也超越了“自我”不理性的唆使,更不被教条式的“超我”所驾驭。所遵循的,是一种历经两千多年的中庸之道,这是西方人往往不能理解的一种大道理。
布袋和尚偈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低头(谦卑)同样可以看到一片天,退步(礼让)插秧才不会把自己之前插的秧苗给踩坏了;意平气和的保持心中的清净,心里的一片福田就不知不觉地给播完种了。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