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那个广告宣传有了那个全新的配套,网民就能凭靠手机“上网上网上网上网”。听来不错,可是,一旦细读身任国际刑警组织顾问的马克·古德曼著《未来的犯罪》(台北:木马文化;2016),恐怕读者皆要牵肠挂肚了。
不是玩笑,有了网络的资源,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固然方便了,可是,破坏也随之加剧了。马克说,网路成了“恐怖份子大学”,诸如制作毒药和炸药的步骤和方法,都可以由此找到,任君DYI,自己动手。
1998年的那幕经典之作,现在读来犹是怵目惊心:麻州伍斯特市的一个问题少年,凭靠电脑知识,切断准备降落的飞机和塔台的通讯,甚至还把飞机的跑道灯关掉了。
一切都是可能的。不独全球领导人的手机,全为当局窃听;就是普通百姓的电话,也在记录之中。马克援引的档案显示,前前后后,每月共有1200亿通的通话被听。
云端当道之后,分享越是轻松;然则,云端破解(cloud cracking)也渐渐成为另一个死穴。借用云端计算,只要付出1.68美金,用不上六分钟,即可找到wifi的普通加密金锁。
警告再警告,叮咛又叮咛,可惜,网上一个个怪叔叔,尽管层出不穷;大家终究是掉以轻心。不论身在哪里,每一时刻的一举一动,有事没事,人人都在“上网上网上网上网”,公告天下。凭此蛛丝马迹,有心犯罪还不容易?
因为这样,政治人物的户头,如今是骇客的锁定的对象;冒名之个案,自然变本加厉。南中国海两岸之投报,定期出现,罄竹难书。候选总统的希拉里一封封私密电邮泄漏于世,不正是举证?
而且,报告资料显示全球伺服器之中,大马的伺服器遭骇总数惊人,已经超乎想像,名列全球10大危险国家排行榜。读到这里,你还在继续“上网上网上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