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3500令吉毕业旅行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方的议论与反思。
听见一些家长与社会人士致电到电台提出看法,不知觉地也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其实,我以前也错过了两次毕业旅行,第一次在小六没有跟随大部分同学到新加坡;5年后我再一次缺席东渡古晋的中学旅行。
我没有任何遗憾与嫉妒,因为每年都排队申请贷书的我早已知道,出国和坐飞机不该是我憧憬的东西,尤其是在没有亚航的时代。我当时甚至没有把这两件事情告诉妈妈,免得她感到为难。
大伙儿归来后,从照片中看到大家玩得开心过瘾,也满足了我对异境的好奇。
缺少共同旅游回忆
若干年后,我终于因为工作和公干的关系而去到这两个地方,其中新加坡一住便是两年。我相信我的所见所闻,和当年同学们的不差多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缺少的却是大家一块儿旅游的共同记忆。
最近,太太建议要帮小儿子在学校庆祝生日,我告诉他这样不好,因为或许有的小孩家境不允许,或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这样做,可是有的孩子会因为不了解家长的苦衷而抱怨或留下遗憾。
小孩子天真可爱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没有分别心,就像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普通黑人站在一起,他不会因为前者衣著光鲜而奔向拥抱他。身为大人,我们有责任去维护他们的那颗童心。
回到毕业旅台的新闻,如今交通便利,而日后只会更为便利,台湾我相信以后人人都有机会去,毕业旅游的意义在于,离别在即,加上乘应考完大试的愉悦心情,缔造珍贵的共同回忆不在此时更待何时?
因此,学校毕业旅行应该选择去一些人人都去得起的“大众化”目的地,正如美军的座右铭--“不遗弃任何人”(leavenomanbeh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