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著名作家何四荣来自我家乡永平。何四荣先生年近耳顺,我曾在永平中学吉隆坡校友聚会上,与他有一面之缘。2012年,何四荣先生出版了一本何家的传记《百年回首-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追忆谱成了何家的故事》(私版),追述了他祖父何添金渡海南洋,前后在砂劳越、吉隆坡、卢骨,最后在永平的家族故事。
我因为回乡收集60年代马来西亚成立时期,印尼发起对抗马来西亚运动(Konfrontasi)的民间史料,一位长辈让我阅读这部著作。
口述历史的珍贵
何四荣先生的二叔,何昇机先生是我念初中时的老师。先生清瘦,严肃,我们都敬畏他。何四荣先生的二弟,何宗荣学长曾是永平留台校友会的主席,陈宋丽老师每次在留台校友会餐聚时,都特别向我们这些晚辈介绍何宗荣学长在马来西亚创业的成就,以鼓励我们。永平镇不大,只有一间华小(上下午班),一间华文中学,个人的生命轨迹与他人的故事重叠是很常见的。
“三代成峇”,所有移民落地生根的历史记忆在第三代后将逐渐消失。因此何先生即时的记述家史,留下父辈的口述历史更显珍贵。
我们常听朋友们谈起要为自己的家族写一部传记。真应该趁早,先从自己的父辈的口述记录开始,你会发现一部家庭的历史是离不开当时的时代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何先生记述的年代就横跨了先辈南来、日军侵略、马共之乱,新村生活以及独立之后,何家子弟在这些年代的遭遇。这些记述描写了那些年代村民生活的形态以及在特定时期村民的生活如何受到影响。
大食堂与大饭锅
这部家庭史的记录对于永平的地方志尤其珍贵,因为何家大约在1930年代的中期就来到永平。对于日军侵略、永平新村的形成过程、以及永平在马共时期被划定为“黑区”,这部书都提供了丰富的写照。
我曾听父母说过,永平在戒严时期,也办过大食堂,村民吃大锅饭。这个大锅饭由来及细节在这部著作有比较详细的补充。这个政策是为了进一步打击马共。原来我也听母亲说过,当年有些村民为了躲开新村出口军警的搜查,他们除了只带自己去橡胶园工作所需的面包,还把白米藏在裤脚里,裤头里,以接济马共。
在大锅饭的政策下,自家不能煮白米饭,每天下午三四点开始,按照家里的人口多寡,到大食堂领白米饭。一天只有一餐,配饭的菜肴自家可以烹调。
大家或许会以为一天只有晚餐吃白米饭?难道午餐就吃蕃薯吗?按照我们家以及邻居家早午喝粥,晚上吃饭(现在叫干饭)的习惯,我们家也把隔夜饭第二天加水煮沸当粥吃(这个吃法中国南方叫泡饭),当时的村民或许在一顿白米饭的量里,预算了明天早上以及中午的粥量。这些记忆的求证,还得回去细问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