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选之事,断然不是普通人家的那杯茶。首相纳吉反驳敦马哈迪宣称1999年的大选开销仅有1000万令吉的说法不合逻辑,正好间接显见这一点:如果每个国席的按柜金10万令吉以及州席5万令吉,已经耗费4100万令吉,其他开销呢?
当然,这般反驳,严格言之,其实也不算周全:按柜金嘛,不算开销,如果一切顺利,都可按照既定的规章和条例回退。不管怎样,由此可见,下场角逐国州议席所需,说来不是小数目。那么,自然需要政治献金及时搀扶一把。
不过,圈外人捐助的政治献金,旨在为何?市井小民的奉献,或者确是出自感动和认同,因此自动自发,掏出血汗钱,当仁不让地义助属意的政党一把。可是,一个个商人写在心底深处最终的意图呢?
吕不韦伺机资助沦为赵国人质的赢政之父,子楚回国的经过,当是历史的经典之作了。
长话短说,总之,你情我愿,双方成交之后,《史记·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载,子楚应允:“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说到底,天底下再没有白吃的午餐,自然也没有白给的政治献金。所有预付的成本,不过鱼饵,其实志在套利。吕不韦初见子楚,因此视之以“奇货可居”,译为白话,当是今日市场所说的“期货”了。
是的,一切都是投资:有的人醉心股票,有的人热衷外汇,也有的人把筹码押在黄金。认识这点,自可明白,未来政权、未来大臣、未来首长、未来首相,其实皆是现代投资的另一种形式。
不同的是,政治投资的回本,从来没有预知的利率;相反的是,所有的献金,从26仙到26亿,皆有未可知的大风险。商人都是精明的吕不韦,岂会不知,只好大小通买,以策安全;然后将之转嫁消费人,不亦乐乎?